苏轼吧 关注:40,332贴子:421,452

硬打硬的实锤:东坡词出韵,《沁园春·雪》通篇合韵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硬打硬的实锤】,是针对咸鱼拗返生。
本吧有位吧友发帖:《念奴娇赤壁怀古vs沁园春雪》。
实锤:苏轼此词有硬伤:“壁”字出韵。
念奴娇词牌本带“奴、娇”2字,具有鲜明的女人娇声娇气的色彩,苏轼此词以壮汉腔唱娇女调,在当时就象㓥猪佬着姑娘花衣一样滑稽可笑。
《沁园春·雪》韵脚:飘、滔、高、娆、腰、骚、骄、雕、朝,押韵《词林正韵·第八部》。
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写得富有哲理,很感人,文学上很成功,但该词2处韵脚出韵,这在诗歌来说,无疑是硬伤。句佳却押不了韵,为什么不改写成今赋文体来发表,硬要套词牌作旁宗?


IP属地:广东1楼2019-01-15 22:02回复
    苏轼的词,只要没有特别明显的出韵,就可以被后世文人奉为词牌正体;苏轼的词,在北宋时“往往不协律”,多“不能歌”,“要非本色”,但后世文人奉苏轼的词为词牌正体后,苏轼的词就成了标准的词牌音律,作为后世填词之范。
    苏轼用大补猛药治热毒大出血,生生医死苏轼自己的方子,也被其崇拜者奉为中医经典名方,收录入当代《中药大辞典》。


    IP属地:广东2楼2019-01-15 22:20
    收起回复
      《念奴娇·赤壁怀古》在两宋时“不可歌”,尽管南宋时王灼、胡仔已经极力推崇此词至古今第一的地位,依然没有关于此词“可歌”之说。元朝《唱论》记载此词为“近出所谓大乐”之一,这是今人所谓“宋、金十大名曲”出处。这在存在2种可能:1、金朝宫廷乐工给《念奴娇·赤壁怀古》谱了曲,“大乐”《念奴娇·赤壁怀古》并非宋代风格娇艳的“念奴娇”词牌乐谱;2、《唱论》记载不属实。


      IP属地:广东19楼2019-01-29 08:29
      回复
        【春秋时,《礼记·乐记》:“大乐与天地同和,大礼与天地同节。”】 ≠【元代的“近出所谓大乐”】


        IP属地:广东26楼2019-01-29 12:54
        回复
          这些词,北、南宋/金已经创作出来出来,并且一直在民间流传不断,历传已久,断非元代才“近出”。但这些词被作为金朝宫廷“大乐”,久不为民间所闻,到元朝时才流出民间,故元人谓之“近出”。


          IP属地:广东30楼2019-01-29 14:10
          回复
            【念奴娇】词牌名称本身就具有特出鲜明阴柔娇艳的色彩。


            IP属地:广东42楼2019-01-30 11:25
            回复
              后来的诸多文人以苏轼为【大罗金仙】,跟着苏轼有样学样。再后来,苏轼时代的【念奴娇】词牌曲谱失传了。老夫不曾指责过后来的《念奴娇》作品风格阳刚,因为后来风格阴柔婉丽的【念奴娇】歌声听不到了,与苏轼时特出地以壮汉腔唱娇女调不同了。但与【念奴娇】词牌名称本身鲜明阴柔娇艳的色彩相冲,仍难免觉得有一丝丝不太和谐。


              IP属地:广东43楼2019-01-30 12:05
              收起回复
                如果谁用【破阵子】词牌写男女柔情蜜意,也会使人觉得不和谐。


                IP属地:广东44楼2019-01-30 12:11
                收起回复
                  词意与词牌没有太明确的对应关系,但你总不能用【永遇乐】词牌写悼亡吧。


                  IP属地:广东45楼2019-01-30 13:04
                  收起回复
                    你一个男佬,也可起名“张秀娇”、“赵美娥”,谁限制你?你身体湿热,服升阳提气药,你热毒出血,服大补猛药,谁禁止你?


                    IP属地:广东48楼2019-01-30 13:46
                    收起回复
                      苏轼的思维方式就是倒行逆施,“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用娇娘娇气的词牌写“雄姿英发”;自己腹大十围,还要狂吃肥猪肉;自己画的树干故意失实弯转270°,指责别人画得形似真实是“小儿”;身体湿热,服升阳提气药,热毒出血,服大补猛药。


                      IP属地:广东49楼2019-01-30 16:36
                      收起回复
                        @六届六中全会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这一句也出韵啊”——没有出韵。该词读来不顺口,应该是同一句中声、韵母重复所致。


                        IP属地:广东52楼2019-02-15 11:50
                        回复
                          楼上不懂就看书,别一辈子不懂装懂、厚着脸皮咸鱼拗返生。


                          IP属地:广东54楼2019-02-15 17:39
                          回复
                            无论后世文人如何给苏轼《念奴娇》补锅,都改变不了苏轼生活的北宋年代,苏轼的《念奴娇》象㓥猪佬着姑娘花衣般的滑稽事实;即使当代苏轼粉将苏轼用大补猛药治热毒出血的方子奉为经典名方,收录入《中药大辞典》,也改变不了苏轼倒行逆施医死苏轼自己的事实;苏轼粉土之皮你尽管躺倒街头撒泼,依然丝毫改变不了苏轼《水调歌头》2个韵脚出韵的事实。
                            再加1锤,工具检测:


                            IP属地:广东61楼2019-02-15 20:34
                            收起回复
                              老夫再次奉劝苏轼粉土之皮不懂就看书,别一辈子不懂装懂、厚着脸皮咸鱼拗返生。


                              IP属地:广东62楼2019-02-15 20:3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