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吧 关注:443,795贴子:9,973,570
  • 11回复贴,共1

红楼迷梦续补探佚(原创)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红楼迷梦续补探佚》 目录
一、《红楼梦》集中国传统文学之大成,呼唤优秀续作
(一)《红楼梦》对《西游记》的借鉴
(二)《红楼梦》对《水浒传》的借鉴
(三)《红楼梦》与《金瓶梅》的关系
(四)《红楼梦》对“才子佳人”小说的批判与借鉴
(五)《红楼梦》不被世界认可,是因为没有好的续书阐释其思想
二、从《红楼梦》对传统文学批判性继承看其后续剧情发展
(一)推测红楼梦八十回后剧情,不能忽略当时的文化背景
(二)《红楼梦》与《平山冷燕》,从细节雷同到内容相仿
(三)《红楼梦》对更多传统文学在细节与内容上的借鉴
(四)脂批提示,《一捧雪》故事隐藏的红楼梦后续剧情
(五)脂批提示,《邯郸梦》故事预示的贾宝玉命运
(六)《红楼梦》究竟是一部怎样的书?应该拥有的完整剧情
三、贾宝玉非神瑛侍者,线索与证据非常多
(一)石头是石头,神瑛是神瑛,二者不是一回事
(二)贾宝玉非神瑛侍者,证据确凿
(三)贾宝玉喜爱每一个美女,但绝不对任何美女的命运负责
(四)假作真时真亦假,神瑛侍者另有其人
四、林黛玉还错泪,真神瑛侍者应是北静王水溶
(一)从《终身误》与《枉凝眉》,分析谁是真正神瑛侍者
(二)林黛玉还错泪,是和尚道士的一场恶作剧
(三)林黛玉别名潇湘妃子的寓意
(四)北静王水溶与林黛玉的缘分纠葛
(五)《荆钗记》《钗钏记》《牡丹亭》,影射林黛玉死而复生
(六)解读林黛玉的判词,玉带林中挂是什么意思?
五、玉在椟中求善价,伏林黛玉会被贾府出卖嫁人
(一)钗黛的命运与贾雨村密切相关
(二)贾府令宝玉娶宝钗,是为了逼林黛玉嫁北静王
(三)钗于奁内待时飞,伏薛宝钗改嫁贾雨村
(四)《红楼梦》里林黛玉能否嫁人?
(五)宝黛恋更大的可能是因为外力而被拆散
六、贾府林黛玉初长成,红楼梦钗黛非主要矛盾
(一)红楼梦描写林黛玉的美貌,比薛宝钗更有说服力
(二)林黛玉泪尽,不应该发生在她才只有十三岁的时候
(三)林黛玉的病只是一种审美符号,也是小说剧情发展需要
(四)林黛玉为人正直勇敢,性格有活泼开朗的一面
(五)薛宝钗为人小动作多,人品遭贾宝玉怀疑
(六)宝黛兄妹情多于男女爱,钗黛婚恋均有另聘机会与可能
七、小惠何曾全大体,探春宝钗理家终成笑话
(一)探春改革得罪人,宝钗小惠收买人心
(二)薛宝钗管家最大的问题,是缺乏规则意识
(三)滥好人管家爱和稀泥不讲原则,眼高手低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四)贾府抄检大观园标志探春改革失败,薛宝钗成替罪羊
(五)贾府更需要一个像林黛玉这样的儿媳妇
八、上元节灯谜金鸳鸯牙牌令,寿怡红夜宴群芳花谱
(一)上元节贾府众人灯谜谶语
(二)金鸳鸯三宣牙牌令的寓意
(三)寿怡红夜宴群芳花谱
九、贾府宝二奶奶之位竞逐游戏,妙玉才是大波士
(一)接妙玉入大观园居住,是元妃的决定
(二)妙玉乃东安郡王穆莳之后,皇家老太妃外孙女
(三)妙玉来到贾府以前的故事,与北静王忠顺王都有关
(四)贾府美男计利用宝玉色诱妙玉
(五)妙玉尘缘未断,喜欢上贾宝玉
(六)贾府曾经将钗黛都排除在宝玉婚姻之外
十、南安王议婚薛宝钗,大观园众人放风筝作柳絮词
(一)南安太妃去贾府见姑娘意在钗黛,与探春无关
(二)好风凭借力,南安王欲求娶薛宝钗为继室
(三)大观园众人放风筝,预示各人际遇
(四)六人作柳絮词,隐各人自况
十一、黛玉、香菱、晴雯以及龄官尤三姐,原型或为同一人
(一)黛玉、香菱、晴雯分属十二钗正册、副册、又副册之首
(二)林黛玉与甄士隐的女儿香菱有着非常相似的命运
(三)香菱的故事就是一段林黛玉前传
(四)林黛玉的重要原型秦红玉,真实出身是一位扬州瘦马
十二、暖香坞雅制春灯谜,北静王求娶林黛玉
(一)暖香坞春灯谜:李纨、李纹、李绮谜语寓意
(二)暖香坞春灯谜:史、钗、宝、黛谜语解析
(三)暖香坞春灯谜:薛宝琴怀古诗谜底探讨
(四)海棠诗社文字外传引觊觎,北静王求娶林黛玉动机分析
十三、元妃染恙宝玉提亲贾政升官,林黛玉拒婚
(一)程高本后四十回绝大多数文字当为曹雪芹原稿
(二)元妃染恙宝玉提亲,北静王给贾政谋官
(三)黛玉作猗兰与思贤,宝玉妙玉听琴
(四)八十回后贾府抄家,北静王为何亲临现场维护贾府?
(六)“潇湘惊梦”不是一场梦,而是小说现实情节黛玉拒婚
十四、薛宝钗出阁成大礼,林黛玉焚稿断痴情
(一)难忍宝黛情深,洁癖穆妙玉逃婚
(二)匿罪产贾府南直招祸,泄军机犯大忌元贵妃薨逝
(三)宝玉宝钗完婚,贾府被抄,林黛玉病危
(四)北静王追寻暖香丸,得奇药林黛玉病愈
(五)贾雨村献媚皇帝,林黛玉被货卖两家
十五、荐和亲林黛玉报恩贾府,遣嫁探春理事展才
(二)《龙朔》一曲林黛玉自荐和亲,北静王情留林黛玉
(三)咏絮之才,林黛玉主事遣嫁贾探春和亲的婚礼
(四)游长乐林黛玉语带机锋,殊态雄谈为元贵妃翻案
(五)满清入关之初顶级贵族抢夺别人妻子的情况很常见
十六、林黛玉花随水去,五美吟柳絮词咏千古红颜之悲
(一)细水浮花归别涧,林黛玉嫁北静王作妾
(二)《会真记》与《西厢记》异文预示的林黛玉命运
(三)《五美吟》预示林黛玉献身政治,美貌为权力争夺
(四)林黛玉为人妃妾,不能掌控自己的命运。
(五)水国佳丽斗艳,薛宝琴将成最后赢家
十七、林黛玉泪尽而逝,贾宝玉情极之毒离家出走
(一)林小红是异化版的林黛玉,与妙玉关系密切
(二)北静王杖杀林小红,林黛玉入宫成香妃
(三)史湘云的命运与太上皇密切相关,被皇家风光赐婚
(四)林黛玉驰援紫檀堡,北静王过家门不入
(五)林黛玉逃亡贾宝玉寻踪未至,花落人亡两不知
十八、甄士隐构陷北静王,白骨如山贾宝玉忘姓氏
(一)《好了歌》与《陋室空堂》,红楼梦关键隐在第一回尾
(二)贾宝玉古今不肖无双,联手甄士隐害死北静王
(三)白骨如山忘姓氏,贾宝玉复仇促成忠顺王谋反
(四)真假宝玉之争,贾宝玉史湘云因麒麟伏白首双星
(五)红楼梦大结局,谁是痴情葬花人?
(六)贾宝玉《芙蓉女儿诔》实诔林黛玉,偷祭白金钏实祭薛宝钗
十九、大观园影射圆明园,红楼梦主要人物原型探秘
(一)“贾史王薛”影射的“家亡血史”,可能不是指曹家
(二)史黛钗原型与李煦的孙女李纹和李绮密切相关
(三)北静王的直接原型是曹雪芹表兄福彭,也有弘皙与允禄影子
(四)红楼梦里大观园的很可能影射的是圆明园
(五)红楼梦里钗黛合一的原型,是真假李香玉以及李绮的综合体
(六)脂砚斋是红楼梦中人史湘云,也是现实中的李煦孙女李绮
二十、《红楼梦》全书未完成,曹雪芹手稿一百二十回非全璧
(一)《石头记》的前世今生,最早版本可能源自明末清初
(二)脂本文本很珍贵,但脂评却鱼目混珠,不可尽信
(三)高鹗不是程本续作者,曹雪芹手稿一百二十回非全璧
(四)曹雪芹原稿后四十回散失,程高本篡补脂本《石头记》
(五)红楼梦几度成禁书,程高篡续本保留了九成原著文字


IP属地:广东1楼2021-05-01 18:27回复
    一、《红楼梦》集中国传统文学之大成,呼唤优秀续作
    (一)《红楼梦》对《西游记》的借鉴
    四大名著中,《西游记》是一篇超越现实的魔幻神话小说,而《红楼梦》是一部封建制度下的爱情悲剧小说;两部风马牛不相及的小说,故事竟然也有许多共同点。
    首先两部小说的开篇均讲到一块石头,《西游记》的开篇就写到,“那座山正当顶上,有一块仙石。其石有三丈六尺五寸高,有二丈四尺围圆。三丈六尺五寸高,按周天三百六十五度;二丈四尺围圆,按政历二十四气。上有九窍八孔,按九宫八卦。四面更无树木遮阴,左右倒有芝兰相衬。盖自开辟以来,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遂有灵通之意。内育仙胞。一日迸裂,产一石卵,似圆球样大。因见风,化作一个石猴。”
    而《红楼梦》中的石头是女娲氏炼石补天之时,于大荒山无稽崖炼成高经十二丈,方经二十四丈顽石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娲皇氏只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只单单剩了一块未用,便弃在此山青埂峰下.谁知此石自经煅炼之后,灵性已通,因见众石俱得补天,独自己无材不堪入选,遂自怨自叹,日夜悲号惭愧。最后遇到了神人,将它带到凡间,经历一番尘世的悲欢离合。


    IP属地:广东2楼2021-05-01 18:31
    回复
      拿“宝玉”与“美猴王”对比,二者何其相似!两者的来源,都是天地洪荒,茫茫宇宙中的一块仙石,不同者只是:前者是神仙女娲炼石补天后的遗弃之物,后者是“自开清浊而立,鸿蒙判后而成”,花果山山顶上的天地造化。两者的数据,也是大体相同——三六五与二十四:前者是三万六千五百块加上一块,每块高十二丈、见方二十四丈大;后者是三丈六尺五寸高,有二丈四尺围圆。
      花果山上的石头只是变出了“一个”美猴王,“他”在经历了大闹天宫、皈依如来保护唐僧取经之后,终于成佛。而女娲炼成的这块石头却变成了“物质”上相互分离而在“精神”上相互依存的“两个”——“通灵宝玉”及其“肉身”贾宝玉,“他们”在“那昌明隆盛之邦、诗礼簪缨之族、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那里去走一遭”,似乎应该如西游记中的美猴王一样,有过叛逆,磨难,皈依正统等惊心动魄的人生经历后,才又回到了青埂峰下。


      IP属地:广东3楼2021-05-01 18:32
      回复
        更神奇的是两篇结局也有点相似,《红楼梦》中男主角,贾宝玉经历一番尘世的爱情虐恋,最后看破红尘,出家当了和尚,入了佛门。而《西游记》中,男一号孙悟空师徒四人,经过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取得真经,孙悟空入了佛门,成了斗战胜佛。而孙悟空和贾宝玉身上最大的共性就是玩世不恭,什么都不怕,都是各自圈内典型的混世魔王。
        孙悟空出生后曾大闹天宫。那贾宝玉呢,他来到人间后,会怎么样?就是仅仅在结婚时被人换了老婆,然后就不想过下去了,就出家了?这样的续作符合原作者的顶层设计吗?贾宝玉是补天石下凡,他的神性是美猴王级别的,其悟性与能耐是可以逆天的。所以他往凡间走一遭,恐怕未必只是一个窝窝囊囊被父母妻妾操纵摆布一回的故事,而应该会如美猴王一般,能干出惊天动地的大事。
        红楼梦借鉴了西游记的写法。推测后续剧情可能会出现与西游记相似的元素,就是贾宝玉混世磨王的特质,会像孙悟空一样,能够把这整个世界搅得天翻地覆。《红楼梦》里对贾宝玉与通灵宝玉的批语中有“古今不肖无双”与“白骨如山忘姓氏”等句子,似乎就是预示了石头变成的贾宝玉在后续剧情中,将有惊世骇俗的表现
        脂砚斋说贾宝玉是一位绝世情痴,一个人要有什么样的表现,才当得起绝世情痴这四个字。说是自己的心上人林黛玉死了,他就看破红尘,出家做和尚去了。这样的行为至多可以算情痴,说绝世就过了。红楼梦里有个张金哥因为姻缘不成自杀殉情了,她的前末婚夫守备公子随即也跟着自杀,这守备公子对张金哥的痴情,怎么也不输宝玉吧?为啥宝玉就成了绝世情痴,别的人都望尘莫及了呢?红楼梦里贾宝玉应该有什么样的表现才当得起绝世情痴这几个字?
        红楼梦开篇就说贾宝玉“古今无肖无双”,一个人抛弃父母妻儿出家做和尚,顶多是不肖,说他“古今不肖无双”就过了,贾宝玉做了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才当得起古今不肖无双这六个字?
        《红楼梦》书里说到贾宝玉所佩通灵宝玉时,还写出“白骨如山忘姓氏”这样的句子。如果没有战乱或瘟疫,怎么样才会出现白骨如山的场景?就算贾府满门抄斩,所有的人犯都该登记在册的吧,怎么样也不可能没有姓氏。所以,“白骨如山忘姓氏”这句诗,很可能暗示的是,绝世情痴贾宝玉后来为林黛玉复仇,害死北静王,促成忠顺王谋反,搅起滔天兵祸。
        最后,应该怎么解释这里的“忘姓氏”之说?可以这么推测,贾雨村为了谋夺贾宝玉的妻子薛宝钗,勾结仇都尉陷害贾宝玉通匪,判他死刑,却错杀了甄宝玉。这样贾宝玉只能以甄宝玉的身份活在世上。贾宝玉最终忘记自己姓贾了,冒充甄宝玉的身份活得风生水起。考中状元做上大官,以甄宝玉的身份迎娶史湘云,却被薛宝琴揭穿其身份。所以《红楼梦》后续剧情里会有真假宝玉之争,这是借鉴了西游记里的“真假美猴王”的桥段吧。


        IP属地:广东4楼2021-05-01 18:33
        回复
          (二)《红楼梦》对《水浒传》的借鉴
          《红楼梦》与《水浒传》皆被列入了我国的四大名著,传世版本也较多。细心研读之下,发现《红楼梦》与《水浒传》在存在惊人的相似之处。
          第一,都由一块重要石头引出一群精灵投胎下世
          《水浒传》中开篇就写到一块上面刻满了字的石碑,已在龙虎山上清宫伏魔殿内放了很久,这伏魔殿门外贴着很多道符,锁用铜汁灌铸。里面则压着一百零八条好汉的“灵魂”。当时住持道士一再警告太尉洪信不要去碰那些东西,但太尉不信邪,非要打开伏魔殿看个究竟,最终执意令人推开石碑,意外的放走了一百零八位煞星。在第一回“张天师祈禳瘟疫洪太尉误走妖魔”中写道:
          话说当时住持真人对洪太尉说道:“太尉不知,此殿中当初是祖老天师洞玄真人传下法符,嘱付道:‘此殿内镇锁着三十六员天罡星,七十二座地煞星,共是一伯单八个魔君在里面……若还放他出世,必恼下方生灵。’如今太尉走了,怎生是好!他日必为后患。
          《红楼梦》开篇也写一块后来也会刻上很多字的石头,它之前是青埂峰下的一块补天遗石,因请求一僧一道带它下凡享受人间富贵繁华,从而引出了一群风流孽鬼下凡的故事。这群风流孽鬼包括后来的金陵十二钗,金陵十二副钗,金陵十二钗又副钗等女性精灵,当然还包括一群与之对应的男性精灵。在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写道:
          又不知过了几世几劫,因有个空空道人访道求仙,从这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经过,忽见一块大石,上面字迹分明,编述历历……只听道人问道:“你携了这蠢物,意欲何往?”那僧笑道:“你放心,如今现有一段风流公案正该了结,这一干风流冤家尚未投胎入世,趁此机会就将此蠢物夹带于中,使他去经历经历。”那道人道:“原来近日风流冤孽又将造劫历世去不成。但不知落于何方何处?”……那僧道:“正合吾意。你且同我到警幻仙子宫中将这蠢物交割清楚。待这一干风流孽鬼下世已完,你我再去。如今虽已有一半落尘,然犹未全集。”道人道:“既如此,便随你去来。”
          《水浒传》里,洪太尉放走的这一百零八位煞星由于来历不凡,所以他们下到凡间后,成为梁山水泊替天行道的一百单八将英雄好汉,在当时搅起惊天风云。
          那么《红楼梦》呢?红楼梦一开篇就点明了,下凡的是一群风流孽鬼,啥叫风流孽鬼?第一女主角林黛玉因为宅斗失败病死了,另一个女主角薛宝钗宅斗胜利却赢得一场没有爱情的婚姻,而第三女主角史湘云则干脆玩消失,这就叫风流孽鬼了?
          红楼梦里史黛钗三位女主角,作为“风流冤家”、“风流冤孽”、“风流孽鬼”,她们风流将体现在哪里?这三个女子都有稀世的美貌,绝世的才华,她们的风流,应该体现在其美貌才华与魅力,将笑傲人间引领时代风骚。换言之,这群风流孽鬼下凡了是要颠倒众生的。《红楼梦》的主旨显然是谈情,谈风月的,是一部类似才子佳人小说的那种书,而不是一部什么讲宝钗袭人之流在豪门宅斗中讨好了***王夫人之类的人获得人生成功的书。
          第二,开篇都写中秋节会朋友后大火,重要线索人物一人独走天下
          《水浒传》也在开篇写中秋节史进请少华山三头领在史家庄饮酒。第二回《王教头私走延安府九纹龙大闹史家村》中写道:“史进正和三个头领在后园饮酒,赏玩中秋,叙说旧话新言,只听得墙外一声喊起,火把乱明。”原来官府因为有人告密,前来捉拿少华山三头领,史进无奈,只好在自家放了一把火,跟随三位头领一走了之。然后第三回《史大郎夜走华阴县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中又写道:一连过了几日,史进寻思:“一时间要救三人,放火烧了庄院,虽是有些细软,家财粗重什物尽皆没了。”
          《红楼梦》也在开篇写到了中秋节时甄士隐请贾雨村在家中吃饭。在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中写道:一日到了中秋佳节,士隐家宴已毕,乃又另具一席于书房,却自己步月至庙中来邀雨村。……士隐送雨村去后,回房一觉,直至红日三竿方醒。……不想这日三月十五,葫芦庙中炸供,那些和尚不加小心,油锅火逸,便烧着窗纸,此方人家多用竹篱木壁,也是劫数应当如此,于是接二连三,牵五挂四,将一条街烧得如“火焰山”一般。彼时虽有军民来救,那火已成了势,如何救得下,直烧了一夜方息,也不知烧了多少人家。只可怜甄家在隔壁,早成了一片瓦砾场了。
          《水浒传》里,史进放火烧了自己的家后,为了找师傅王进,一个到江湖中漂泊,独走天下,成为重要线索人物。在第三回《史大郎夜走华阴县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中有说道:只说史进提了朴刀,离了少华山,取路投关西五路,望延安府路上来。
          《红楼梦》里,贾雨村在第一回以后,也曾独走天下,后来也成为红楼梦里的一个重要线索人物。第二回《贾夫人仙逝扬州城冷子兴演说荣国府》中写道:(贾雨村)虽才干优长,未免有些贪酷;且恃才侮上,那些官员皆侧目而视,不上一年,便被上司参了一本,……龙颜大怒,即批革职。……(贾雨村)交代过公事,将历年所积官囊,并家属人等,送至原籍安排妥协,却自己担风袖月,游览天下胜迹。
          简单进行《红楼梦》与《水浒传》在开篇的相似比较,发现这两部小说中,仅就在开篇范畴之内而言,在如此小的篇幅内,能有如此频繁的相似之处,可以看出曹雪芹在创作《红楼梦》时,明显受了施耐庵《水浒传》很大的影响。则《红楼梦》后续剧情布局中,应该对《水浒传》有不少借鉴的地方。
          第三,《红楼梦》与《水浒传》都有一个影响全局的奸雄人物贯穿始终
          《水浒传》在开篇中,出现了一个影响全局的奸雄高俅。第二回《王教头私走延安府九纹龙大闹史家村》中写道,高俅的身世,本是一个底层混混,平时在市井结交富贵子弟做帮闲,后因为犯法被人告了,被判迭配赶出京师,于是他投奔一个开赌坊的闲汉柳大郎,后遇大赦,高俅经过人几次推荐,辗转进入端王府,因蹴鞠踢得好,成为端王亲随。后端王登基成为皇帝,半年之间,直抬举高俅做到殿帅府太尉职事。这样高俅阴差阳错从一个泼皮,堂而皇之的做了太尉,鱼肉百姓,作威作福,害了不少人。熟读《水浒传》的都知道,梁山好汉很多都是因为高俅们的倒行逆施被逼上梁山的。
            《红楼梦》在开篇中,也出现了一个影响全局的奸雄贾雨村。此人的身世原是破落贵族,混迹于底层,因科举走上仕途,却犯错遭黜,离开京师投靠在林如海门下,经过几人辗转推荐,终于重新回到官场。搞了个“葫芦僧乱判葫芦案”献媚四大家族,听任昔日恩人之女甄英莲沦为呆霸王薛蟠之妾。然后贾雨村以贾府为后台混迹官场翻云覆雨,最后官越做越大。虽然《红楼梦》八十回后的内容已经遗失,但是仅凭借前八十回以及曹雪芹的写作迹象,也可完全断定贾雨村是一个类似高俅影响《红楼梦》全局的奸相。
          红楼梦一开篇就刻意模仿《水浒传》这么多写法,似乎强烈暗示后续剧情发展也会出现与水浒传里类似的一些文学元素,如逼上梁山、哨聚山林等情节。红楼梦第一回里甄士隐解好了歌时,有“训有方,保不定日后作强梁。”之句,似乎影射红楼梦里有重要人物被逼上梁山成为匪类了。而将重要人物逼上梁山的罪魁祸首,便是书中的一位与高俅一样起自卑微的权奸人物,这个人看来非贾雨村莫属。
          红楼梦第一回就介绍了贾雨村的出场,而且他的活动贯穿小说的始终,因此贾雨村很可能是红楼梦里非常重要的一个角色,在八十回后将有重头戏。红楼梦对水浒传有很多的借鉴,后续剧情发展必有与水浒传相似情节,如,水浒传里有“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内容,红楼梦小说里恐怕会有“贾宝玉风雪岳神庙”的情节。
          岳者岳也,不是狱。岳是山岳的意思,所以岳神庙其实也是山神庙的意思。红楼梦里刻意让与贾宝玉有关的岳神庙的命名与水浒传里林冲被逼上梁山时候的山神庙名字雷同,似乎预示贾宝玉将遭遇与林冲相似的命运,因妻子遭人觊觎被人陷害,曾流落岳神庙,最终被逼上梁山。
          水浒传里高俅的干儿子高衙内看上了林冲的妻子,高俅为了替干儿子谋夺她,使用毒计陷害林冲发配充军,并逼死林冲的妻子,林冲在发配的途中接连遭奸人陷害,最终被逼上梁山。红楼梦可能也会有相似的情节,贾宝玉本是一个生长在温柔富贵之乡的公子哥儿,他为人不求上进,更向往闲云野鹤的生活,结果他新婚之夜新娘子被人掉包,林黛玉被北静王抢走,不久也死了。后来贾宝玉的妻子薛宝钗又遭贾雨村觊觎,甚至他自己的性命也差点被人谋算。贾雨村为了谋夺薛宝钗,勾结仇都尉陷害贾宝玉通匪,判他死刑,却错杀了甄宝玉。贾宝玉最后被逼上梁山,走上了一条复仇的道路。


          IP属地:广东5楼2021-05-01 18:34
          回复
            (三)《红楼梦》与《金瓶梅》的关系
            《金瓶梅》与《红楼梦》是中国小说史上的两个高峰与典范,但《金瓶梅》是最先打破了传统的写法与传统思维,淋漓尽致写出人的本性,给予后来的《红楼梦》留下许多可供参考的东西。《红楼梦》继承与借鉴了《金瓶梅》的艺术成果与创作经验,可以说没有《金瓶梅》就不会有曹雪芹的《红楼梦》。关于《红楼梦》与《金瓶梅》的关系,红学家祁秋艳女士在其“《红楼梦》对《金瓶梅》到底哪里借鉴了?”一文中有相关论述,我在此基础上略作补充提炼[1]
            《红楼梦》有许多地方“脱胎”于《金瓶梅》,读者大多熟悉曹雪芹《红楼梦》中的“好了歌解”,却不知这完全是脱胎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的开场叙述,人生如梦,到头来都是一种虚幻,功名、财富与色欲,都将是生命的徒劳与悲剧。在小说的细节上,两者也有很多相似之处。如《红楼梦》第十三回贾珍为亡妻秦可卿采购名贵棺木一段,秦可卿棺殓一节,和《金瓶梅》第六十二回两小段、第六十四回一小段雷同,可见几乎袭用了《金瓶梅》中李瓶儿之死的文字。脂砚斋的批语是“写个个皆到,全无安逸之笔,深得《金瓶》壶奥”。
            红楼梦与金瓶梅雷同的地方,还有如下一些例子:
            1.刘姥姥向凤姐告贷时,凤姐的说词和西门庆借给常峙节银子时的说法很相似。(《金瓶梅》第五十六回)
            2.焦大醉后骂人的情节和来旺儿(《金瓶梅》中也有个来旺儿)骂人的情节语气极为相似。(金瓶梅中第二十五回)
            3.司棋让小丫头莲花向柳嫂要鸡蛋羹的情节(第六十一回)和秋菊去厨房要荷花饼、银丝鲊汤,后来惹得雪娥发怒一节十分相似(第十一回)。
            4.刘姥姥被鸳鸯等酒席间戏耍的情节,和潘金莲、春梅戏弄陈敬济时,用茶瓯子给他盛酒,给他两个硬核桃作菜相似。(金瓶梅中第三十三回)
            5.尤氏偷瞧贾珍、傻大舅他们胡闹的情节和玉楼、潘金莲隔着窗偷看西门庆、应伯爵等人吃酒玩乐一节相似。(金瓶梅中第三十五回)
            6.胡太医给尤二姐看病的过程和任医官给李瓶儿看病的情节相似。(金瓶梅中第五十四回)
            7.李瓶儿和公公花太监关系暖昧,和秦可卿与贾珍相似等等。
            此外,说起在诗词中暗喻书中人物的命运,更是《金瓶梅》中首创,比如在第二十一回中玉楼的生日宴上,行的酒令就和人物将来的遭遇相仿。《金瓶梅》书中也经常有草蛇灰线,伏脉千里的手法,比如“今日求些周济,也做了瓶落水”,这“瓶落水”三字,就影写李瓶儿后来的病亡,替西门庆写祭文的秀才也恰恰姓水,这绝非巧合,而是作者精心设计的,此类手法,全被《红楼梦》学去。因为《金瓶梅》是部禁书,流传有限,故人们不知来由,只觉得《红楼梦》精妙无比,其实《红楼》一书是仿效了《金瓶梅》才有的。
            红楼梦对人物的起名也是学金瓶梅的谐音人名。如金瓶梅里车淡(扯淡),管世宽(管事宽)、游守(游手)、郝贤(好闲)等。而《红楼梦》的谐音人名主要有,元春、迎春、探春、惜春等谐音原应叹息。其它的有甄士隐(真事隐)、英莲(应怜)、冯渊(逢冤)、娇杏(侥幸)、詹光(沾光)、卜世仁(不是人)、单聘仁(善骗人)、傅试(附势)等。
            甚至《红楼梦》里很多人们熟悉的俚语也是《金瓶梅》里本就有的。比如“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前人撒土,迷了后人眼”等,王熙凤曾经说过“我是不信什么阴司地狱报应的。”无独有偶,金瓶梅里的西门庆也说过这样一句话“我并不信什么阴司地狱报应,即使我奸了嫦娥,偷了王母娘娘的女儿,也不减我泼天的富贵!”等等。
            在性观念上,《金瓶梅》中的人物就好像是性的奴隶,各种赤裸裸的性描写充斥着文章的各个角落。其中的各种人物尤其是主人公西门庆视满足性欲为自己的生命,为了满足自己的性欲可以不择手段,无法无天,性欲成了他生活中的唯一。而在《红楼梦》中的各色人物,包括贾宝玉,都或多或少都是情与色的奴隶。小说开篇就写薛蟠为抢夺香菱打死人命,接着铺垫各种形形色色的情与欲。如,贾珍扒灰秦可卿,玩弄尤氏姐妹,贾琏偷娶尤二姐,偷腥多姑娘与鲍二媳妇,贾赦谋娶金鸳鸯,贾雨村升官就纳妾换老婆,贾瑞垂涎凤姐美貌丢命,来旺妇儿子依势霸占彩霞成亲,钱槐变态追求柳五儿,李衙内利用凤姐权威逼死张金哥,潘又安私通司棋,以及贾芸林小红司棋潘又安茗烟秦钟智能儿等人的各种狗血情事。可见红楼梦中的各个人物为了满足自己的情色欲望,经常会不择手段,无法无天,追逐情色成了男权生活的重要目标。
            在故事的情节上,《金瓶梅》是以西门庆娶潘金莲开始,又以潘金莲害他死于非命为主线;而《红楼梦》则是以林黛玉进京与宝玉相遇开始,最后以宝黛恋悲剧为主线。书里潘金莲是一个肉欲的对象,林黛玉则是一个情欲的对象。《金瓶梅》写性欲的淫滥,而《红楼梦》写的也不完全是爱情的纯洁美幻,而是“情既相逢必主淫”。书里写薛蟠见到林黛玉酥倒了时,脂砚斋有一条批语,直接写了薛蟠对林黛玉是一见钟情:“忙到容针不能,以似唐突颦儿,却写情字万不能禁止者,又可知颦儿之风神若仙子也。”所以,金瓶梅写人的纯粹肉欲,而《红楼梦》本质写人的情欲。
            红楼梦与金瓶梅,其“色”与“空”,彼此承袭。然而,二者也存在很多差异,曹雪芹比南陵笑笑生高明的之处是文笔干净而富有诗意,把性隐藏起来写。《红楼梦》有与《金瓶梅》中类似的性的描写,却在诗意的文字中也暗含着朦胧的性意识与性行为。曹雪芹把男女间的性欲写得相对唯美,如第五回贾宝玉游太虚幻境,在梦中与警幻仙姑的妹妹成婚,共赴巫山云雨。胭脂斋曾批评贾链与多浑虫媳妇偷情的描写:“一部书只此一段丑极太露之文”,但与《金瓶梅》中的性描写比起来,要雅洁很多倍。
            反映在人物的塑造上,《金瓶梅》人物形象显得缺乏灵魂,每个人的生活好像都被原始的欲望所左右着。其中的主人公西门庆,号四泉,所谓的“四泉”就是酒色财气都为其所备的缩写语。而对女性的容貌描写也往往是侧重于充满肉欲暗示的皮相的美丽,鲜有触及灵魂的神来之笔,总起来说,《金瓶梅》为我们描绘了一个个真实的、可读者又多不能接受的人物。
            而翻开《红楼梦》,则是另外一幅画面。且看对宝玉、黛玉的描写。黛玉见宝玉:“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嗔视而有情。”宝玉眼中的黛玉是:“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这样的描写与金瓶梅的俗不可耐相比,显得格外超尘脱俗,实质是人的感情由色向情升华。这便是《红楼梦》在人物形象上对《金瓶梅》的超越。


            IP属地:广东6楼2021-05-01 18:37
            回复
              除了上述具体的、细节方面的相似之处,《红楼梦》在其它方面对于才子佳人小说也多有借鉴和超越,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红楼梦》的中心内容讲述的仍然是才子佳人的故事。《红楼梦》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三人之间的爱情纠葛为全书的主线,上至皇帝贵妃、王爷公爵,下至优伶奴婢、市井帮闲等形形色色的人物,都处在这一张庞大的社会关系网的笼罩之下。才子佳人小说在描写男女爱情时,往往对其社会背景、家庭环境的描写比较少,如贾母所批评的,“怎么这些书上,凡有这样的事,就只小姐和紧跟的一个丫鬟”;而《红楼梦》将宝、黛、钗的爱情关系置于一个较为广阔的家族、社会大背景下,使作品的内容显得更加真实、厚重。才子佳人小说中的爱情,往往是一见钟情式的;这种爱情在现实生活中虽然偶有发生,但是从总体上来说概率非常少,因此该类小说的生活基础比较薄弱。《红楼梦》中的爱情,如贾宝玉、林黛玉之间的爱情,两人虽然有一见如故之感,但是其爱情则是在琐屑的日常生活中逐渐培养起来的;《红楼梦》颇为细腻地描绘了两人的爱情从萌芽、发展、成熟到失败的全部过程,这种对于过程的描写,在才子佳人小说中是很难见到的。另外,才子佳人小说最后多以大团圆结局,往往以男主人公科举得中来解决矛盾,扫除男女结合的障碍;以男主人公同时娶得两个(或多个美女为妻作为人生的理想,反映了男性作家的一种精神幻想。而红楼梦里最后的结局却不是大团圆的,不仅宝黛劳燕分飞,而且宝玉与宝钗最后也将分离收场。
              其次,《红楼梦》对女性才华的热情歌颂与才子佳人小说相似。
              才子佳人小说中的佳人,往往不但美貌出众,而且能诗善赋,甚至那些才子也不是她们的对手。如《平山冷燕》中的才女山黛和冷绛雪,她们在诗赋方面的才华,就丝毫不逊于以才子自居的燕白颔和平如衡,以致于燕白颔在与冷绛雪当面比试之后,不禁感叹道:“ 天地既以山川秀气尽付美人。却又生我辈男子何用?”这与宝玉所说的“女儿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我见了女儿,我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人”等内容十分相似。在《红楼梦》中,宝玉与诗社中的姐妹们一起比试诗歌时,也往往是宝玉落后被罚,姐妹们大获全胜。《红楼梦》还喜欢通过兄妹之间才华的差异,来赞扬女性。如薛宝钗与薛蟠兄妹,在许多方面都有天壤之别。薛蟠是有名的“呆霸王”,他不学无术,整日游手好闲、惹是生非;薛宝钗则不但容貌出众,而且善解人意,才华横溢,在诗社中屡屡获胜。贾环与贾探春的差距,也与此十分相似。贾探春能力超群,贾环则显得猥琐不堪。
              而这种设置人物形象的方法与《生花梦》相关内容相似。《生花梦》中的官员贡鸣歧,有一子一女:儿子贡玉闻,是一个薛蟠式的人物,“为人躁劣,不喜读书。日与匪类为伍,倚势装态。虽家有严父,馆有名师,只虚应故事。可惜一个贵公子,竟做了一个无字之碑。父亲屡屡规训,总不在意,反为母氏溺爱,一发管他不了”;女儿贡小姐,是一个薛宝钗式的人,“聪慧非凡。五经书史,过目成诵。至于吟诗做赋之外,一切棋琴书画,事事精通。至若针黹女红,随你描鸾刺绣,织锦回文,都不学而能。至论容颜态度,婉丽秀雅,则又超出脂粉,另具天姿。”贡玉闻与妹妹之间的差异如此之大,简直让人怀疑他们是否亲兄妹。以兄妹之间的对比,来展现女性的才华,《红楼梦》与《生花梦》在这里可谓异曲同工。
              再次,《红楼梦》以诗赋展现人物才华的方法与才子佳人小说相似。才子佳人小说往往以能诗善赋作为才子、佳人的重要标准,但是才子、佳人所作的诗赋在艺术上大多比较粗糙,诗赋的内容与人物形象、物性格之间往往没有必然的联系。《红楼梦》中的诗赋却能够与人物性格、情节发展等紧密地结合起来,在小说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如薛蟠的诗歌粗俗下流,宝玉的诗歌富贵而带有女儿气;黛玉的诗歌感伤缠绵,湘云的诗歌豪迈大度……这些诗歌都与人物的性格紧密结合起来,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红楼梦》虽然严厉批评了才子佳人小说,但是并没有完全否定之,而是在充分借鉴其合理内核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改造和发展,终于超越了才子佳人小说而成为中国古代小说史上的巅峰之作。《红楼梦》对才子佳人小说的借鉴,不仅表现在它对《好逑传》、《生花梦》、《梦中缘》《平山冷燕》等书的某些细节方面的借鉴,而且表现在它在故事内容、思想倾向以及艺术手段等方面的借鉴。


              IP属地:广东8楼2021-05-01 18:40
              回复
                二、从《红楼梦》对传统文学批判性继承看其后续剧情发展
                (一)推测红楼梦八十回后剧情,不能忽略当时的文化背景
                红楼梦第一回,就通过石头对空空道人说的一番话对各种传统文学一顿猛批,如批判野史“或讪谤君相,或贬人妻女,奸淫凶恶”,批判风月笔墨“淫秽污臭,屠毒笔墨,坏人子弟”,批判佳人才子之书“千部共出一套……悉皆自相矛盾,大不近情理”等。是想透露什么信息呢?石头说这些话时,说那些书跟自己的书左一句不可比,右一句不可比。实际上是想告诉人们,自己的书跟那些旧书一直在对比着写,特别是针对佳人才子类书,自己的书在处理类似情节与细节时,文笔与表现方法都要比那些旧书合理高明得多。
                晚明小说的大环境,写实之风走火入魔陷入淫滥,反向激起了才子佳人小说对“佳话”式浪漫传奇爱情的抒写。许多腻于晚明情欲写实小说的人们,对于这样一种清新的爱情故事自然产生好感,故而这派小说得以迅速流行。
                才子佳人小说在清初顺治康熙年间非常盛行,内容通常是“男女以诗为媒介,由爱才而产生了思慕与追求,私订终身结良缘,中经豪门权贵为恶构隙而离散多经波折终因男中三元而团圆。”从题材上说,是写才子佳人的恋爱故事,其情节构成,大多是郊游偶遇,题诗传情,梅香撮合,私订终身。其结局或因命运乖违,或因小人拨弄,或出政事牵连,于是佳人逼嫁,才子遭难,但虽经波折,却坚贞如一。后来或由于才子金榜题名,或由于圣君贤吏主持正义,终于“有情人终成眷属”。
                才子佳人小说从单篇作品看大多成就不高,作为一个文学流派,从总体上来说,是联结《金瓶梅》与《红楼梦》之间的链环。这类小说与《金瓶梅》的风格迥异,但它却是脱胎于《金瓶梅》,沿着《金瓶梅》开辟的创作道路发展的,它以恋爱婚姻、家庭生活为题材,假托往事,针对现实,反映人情世态,强调女子的才能,女性形象在书中占有重要地位。小说歌颂女子的才能,作品的女主人公都是美貌而多才。
                曹雪芹虽然批评了才子佳人小说,创作上也确实是与之大不一样,由编织才子佳人超俗的婚姻理想,转向直写上层社会年轻贵族人生婚恋之不幸,艺术造诣更是才子佳人小说不能比拟的,但是,《红楼梦》中对女子情有独钟的文化内蕴,显示出的心灵结合的爱情观,大观园中试诗才、联吟唱和的情节,也还是发脉于才子佳人小说。
                推测红楼梦八十回后剧情,一定不要忽略当时的文化背景。红楼梦一直看不起当时的风月与佳人才子类小说,则它自己奉献出来的这部书都会超越以往的任何风月佳人才子类书,从内容到细节上,一定有十分鲜明的对比的地方。
                以《红楼梦》很喜欢引用的《西厢记》来说:
                1.贾雨村和姣杏。关键词:一见钟情——高中状元——成婚。可是曹雪芹把故事合理化了:第一,大家闺秀不可能随便见到家中的男子宾客,所以女主角改成丫鬟更加合理;第二,一见钟情的几率太低了,所以一厢情愿更加合理。
                2.晴雯传情。关键词:红娘帮助传情。红娘这种角色作为小姐或者公子的贴身丫鬟居然主动成为公子小姐做出伤风败俗行为的帮凶,这也是不合理的,所以改为晴雯完全领会不出个中之情。
                再比如,清代才子佳人小说《花田错》的剧情:佳人与才子擦肩而过,佳人遗帕,公子还帕,两人一见钟情,公子上门提亲,两人成亲。对应林小红和贾芸遗帕还帕传情,关键词:意外交换定情信物,一见钟情,共偕连理。更改的不合理处:大家闺秀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不可能见到男宾,就算意外遗失个人物品,才子也不可能还得了。所以两位平民之间发生这种故事更加合情合理。
                《红楼梦》里反对传统风月才子佳人小说里不切实际的理想浪漫化情节,书里俯拾皆是,则书里的情情爱爱走的必然与那种庸俗套路有很大不同,主要是在剧情的合理性可能性上会有很大提升。这种写作的方式与方法,也会贯穿整部红楼梦的始终,在后四十回的文风里得以继续体现。
                如第二十八回,在“蒋玉菡情赠茜香罗”一回中,写冯紫英在家宴请宝玉、薛蟠、蒋玉菡,席间找来锦香院的妓女云儿作陪,饮酒唱曲。很多红学家认为这个云儿便是影射的史湘云的现实中的真实身份,就是一位像云儿一样的青楼女子。人们见到史湘云的太虚幻境曲子里有讲与男女性爱有关的“巫山云雨”这样暧昧的典故,更是断定小说中史湘云的结局,她后来会去做妓女。
                其实这种观点错的太远了,因为小说文本里有太多线索,暗示小说中的史湘云将过上奢华的宫廷生活,成为一个老男人的玩物。
                关于史湘云的命运,仔细分析史湘云的酒令,花签,判词唱曲,发现里面反复引用了太上皇以及先王的典故,可能预示史湘云的命运与太上皇脱不了干系。如史湘云的酒令里连续用了太上皇李隆基以及吴王夫差父亲阖闾的典故,史湘云的花签里用了杨贵妃“海棠春睡”的典故,史湘云判词曲子“云散高唐”之句,更用了楚之先王“巫山云雨”的典故。这些典故的信息量很大,似乎强烈暗示史湘云被太上皇临幸过。
                所以小说里史湘云不是做了妓女,而应该是给太上皇做情妇,但明面上的身份是太上皇的义女,类似于我们现在江湖大佬们的干女儿。应该是因为史家获罪,为了拯救史家,经南安太妃的介绍,史湘云进宫做了宫女,服侍太上皇。太上皇赏识史湘云,认她做了义女。根据七十回史湘云放风筝是一个门扇大喜字带响鞭的风筝,预示史湘云将被皇家隆重赐婚,嫁给冒充了甄宝玉的贾宝玉。
                那么史湘云是怎么获得皇家赏识的呢?这个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史湘云以太上皇义女的身份风光嫁人,她原来也是牺牲了色相换来的。
                传统才子佳人小说讲美女落难,通常会遇到一个义薄云天的干爹,他会无私奉献不求回报地帮助美女寻回意中人迎来大团圆结局。主角光环下,美女总能遇到干爹天上掉馅饼无缘无故对她好。《红楼梦》里这史湘云也遇到干爹了,就是太上皇。但是这个太上皇对史湘云好,却不是无缘无故的,史湘云蒙皇家赐婚风光出嫁,其实也是付出了某种难以言说的代价的。仔细读红楼梦,你会发现整部《红楼梦》通篇都是以这种方式对传统才子佳人小说作出了讽刺与批判。


                IP属地:广东10楼2021-05-01 18:45
                回复
                  (三)《红楼梦》对更多传统文学在细节与内容上的借鉴
                  第四十三回,凤姐生日,贾府全家热闹聚会,贾宝玉却跑出城到水月庵去偷祭一位神秘女子,回来后对大家撒谎说:“北静王的一个爱妾昨日没了,给他道恼去。他哭的那样,不好撇下就回来,所以多等了一会子。”
                  可是偏偏这时候,是众人在看戏,这时戏上演的戏目是《荆钗记》,大家正看到《男祭》这一出上,黛玉便和宝钗说了一段很有意思的话:“这王十朋也不通的很,不管在那里祭一祭罢了,必定跑到江边子上来作什么!俗语说,‘睹物思人’,天下的水总归一源,不拘那里的水舀一碗看着哭去,也就尽情了。”
                  这就跟林黛玉扯上了关系,这边看的戏和那边做的事如出一辙,这是典型的旁证,通融,借机,暗示,伏线之法。你看黛玉说王十朋的口气,俨然是在评价水溶哭亡妃、宝玉祭神秘女子呢。暗示这部剧的相关情节会影射小说后来剧情发展,与《荆钗记》将有相似的文学元素。
                  《荆钗记》剧情,书生王十朋幼年丧父,家道清贫,与母亲相依为命。贡元钱流行见王聪明好学,为人正派,便将自己与前妻所生的女儿玉莲许配给王十朋。试期来临,王十朋便告别母亲与妻子,上京应试,得中状元,授江西饶州佥判。丞相万俟见十朋才貌双全,欲招他为婿。十朋不从。万俟恼羞成怒,将十朋改调广东潮阳任佥判。十朋离京赴任前托承局带回一封家书。不料信被随十朋至京的孙汝权骗走,加以篡改,诈称十朋已入赘相府,让玉莲另嫁他人。孙汝权回到温州后,即找玉莲继母,逼玉莲嫁给汝权。玉莲誓死不从,投江殉节。幸被新任福建巡抚钱载和救起,收为义女,带至任所。而十朋在赴任前接取母亲与妻子来京城,听说玉莲投江而亡,十分悲恸。五年后,王十朋调任吉安太守,而钱载和也升任两广巡抚,赴任途中路过吉安府,王十朋前去码头拜谒。当钱载和知道了王十朋就是玉莲的丈夫后,就在船上设宴,使十朋与玉莲得以团圆。
                  这部戏的关键之处在于钱玉莲被富家逼婚,投水自尽,王十朋以为妻子已经死去,于是临水祭奠。曹雪芹巧妙地把水溶哭亡妃、宝玉祭神秘美女、女主角林黛玉评论王十朋祭亡妻这几个事件联系在一起,似乎影射林黛玉将遭遇与钱玉莲相似的命运:被人逼婚,宁死不从,却最终获救。贾宝玉不知黛玉其实没死,会如王十朋一样,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陷入悲痛的境地。
                  无独有偶,元妃省亲时,曾由龄官带出一部与《荆钗记》十分雷同的戏《钗钏记》,第二十回:刚演完了,一太监执一金盘糕点之类,来问:“谁是龄官?”贾蔷便知是赐龄官之物,喜的忙接了,命龄官叩头。太监又道:“贵妃有谕,说‘龄官极好,再作出戏,不拘那两出就是了’。”贾蔷忙答应了,因命龄官作《游园》、《惊梦》二出。龄官自为此二出原非本角之戏,执意不作,定要作《相约》《相骂》二出。
                  《相约》《相骂》乃是清初才子佳人戏曲《钗钏记》里的两出。在这段话后面,戚序本有夹批曰:“《钗钏记》中,总隐后文不尽风月等文”。龄官眉目与黛玉相似,性格也是一般的多愁善感,恃才傲物。若说《钗钏记》隐后文风月,由龄官带出,可知多半与黛玉相关。
                  再看《钗钏记》内容:书生皇甫吟与富家女史碧桃先前有婚约。皇甫吟家道中落,史家便有悔婚之意,欲将女儿改嫁枢密使魏国相。碧桃不愿毁弃婚约,便命丫环云香约皇甫吟于八月十五夜前来史家花园,以便赠金,用作聘礼。皇甫吟有一好友,名叫韩时忠,听得皇甫吟讲史家悔婚、碧桃相约之事,顿起歹念,在八月十五冒名前去赴约,骗得金钗、金钏、银两等。史碧桃久等不见皇甫吟前来迎娶,又遣云香前去皇甫家,与皇甫吟母亲发生争执,大吵一场。史碧桃听到云香回报,感到希望破灭,便题诗于白汗衫,投江自尽。幸得御史张所救起,收为义女。皇甫吟后上京应试,进士及第。皇甫吟去李若水府上叩谢师恩,恰巧御使张所也来拜访。张所为试探皇甫吟态度,劝他再娶。皇甫吟矢志决不再娶。张所设计将皇甫吟得史直所赠钗钏带回家,让义女辨认。碧桃认出这钗钏正是家中旧物。张所乃将皇甫吟的情况告诉碧桃。于是两人终于成亲。
                  第十八回元妃省亲,贾蔷呈上戏目,元妃所选的四出戏旁边的脂批是:“所点之戏剧伏四事,乃通部书之大过节、大关键。”原文如下:
                    那时贾蔷带领十二个女戏,在楼下正等的不耐烦,只见一太监飞来说:‘作完了诗,快拿戏目来!’贾蔷急将锦册呈上,并十二个花名单子。少时,太监出来,只点了四出戏:……第四出《离魂》。【庚辰双行夹批:《牡丹亭》中伏黛玉死。所点之戏剧伏四事,乃通部书之大过节、大关键。】
                  (按:《牡丹亭》第二十出《闹殇》,舞台本称《离魂》。)
                  《牡丹亭》故事梗概:女主人公杜丽娘长得天生丽质而又多情善感。一日,杜丽娘到后花园踏春归来,困乏后倒头睡在了床上。梦见一书生拿着柳枝来请她作诗,接着又将她抱至牡丹亭成就了云雨之欢。待她醒来后寻梦到牡丹亭,却未见那书生,渐渐地思恋成病,最后药石不治竟然死去了。其父将女儿葬在后花园梅树下,并修成“梅花庵观”一座,嘱一老道姑看守。而杜丽娘死后,游魂来到地府,判官问明她至死情由,查明婚姻簿上,有她和新科状元柳梦梅结亲之事,便准许放她回返人间。此时书生柳梦梅赴京应试,途中感风寒住进梅花庵中,与杜丽娘的游魂相遇,二人恩爱缠绵。此事为老道姑察觉,柳梦梅与她秘议请人掘了杜丽娘坟墓,杜丽娘得以重生,俩人随即做成夫妻,一起来到京都,柳梦梅参加了进士考试,得中状元。皇帝于是下旨让这父女夫妻都相认,并着归第成亲。
                  红楼梦里在影射林黛玉命运的时候特别强调了《荆钗记》、《钗钏记》、《牡丹亭》这三部剧,这三部剧最大的共同点就是,女主角死而复生了。但也有区别,前两部里男女主角因小人插足,家长逼婚,女主角宁死不从投水自尽,却幸运获救,得贵人相助,最后都是迎来大团圆结局。后一部女主角因情而死,但后来被爱人的真情感动又活过来了,最后与自己的梦中情人终成眷属。
                  据此推测红楼梦剧情发展,宝黛恋的经历,都会发生与以上剧中的情节类似的元素,例如男女主角相爱、出现第三者、家长逼婚、产生误会、宁死不从、获救重生、贵人相助等。但是会更改其中不合理的地方,如:第三者未必是小人,贵人的相助未必会那么巧合,也不会无缘无故,最后的结局也不一定男女主角成亲,而是劳燕分飞阴阳两隔。但无论怎么历经波折,男女主角最终能冰释前嫌痴情不改,才是红楼梦另类的大团圆结局。
                  明清之际才子佳人小说盛行,这类书题材上写才子佳人的恋爱故事,男女主角的命运遭遇各种波折,其结局多数是由于后来才子金榜题名,有了身份地位,寻回爱侣,最后终于“有情人终成眷属”,才子与佳人获得幸福的大团圆结局。红楼梦借鉴了大量才子佳人小说中的元素,所以也会有体现金榜题名的才子的情爱故事。
                  贾雨村是进士出身,这种人物一向是才子佳人小说的宠儿,红楼梦第一回就介绍了贾雨村的出场,而且他的活动贯穿小说的始终,因此贾雨村很可能是红楼梦里非常重要的一个角色,在八十回后将有重头戏。但红楼梦会批判性演绎才子佳人小说惯有的那些脱离实际情节:当贾雨村金榜题名走上官场之日,便是他的糟糠之妻油尽灯枯之时。年少时跟随他吃尽苦头的妻子,没有因为他的官运亨通而苦尽甘来走向幸福团圆,而是迎来了被丈夫新欢的取而代之。随着贾雨村的官越做越大,他的感情生活不再满足于一个乡绅家的小小丫头娇杏,而是会开始觊觎出身大家闺秀才貌双全的艳丽美人薛宝钗。
                  前文讨论过,红楼梦对《好逑传》是有借鉴的。根据《红楼梦》但凡对某种文学作品有借鉴,剧情中将会出现与其雷同类似元素的规律,推测《红楼梦》后来的剧情,可能也会出现跟《好逑传》里面一些相似的元素,如:
                  第一,争议婚姻导致的抢亲行为。
                  第二,很可能也将有钻穴偷相这样的桥段。
                  首先《好逑传》里面有抢亲桥段,而且是抢的朝廷前侍郎水居一之女水冰心。这《好逑传》里,水冰心是千金小姐,平时深居简出,她不可能有机会见到过学士的儿子过其祖的,但最后她是怎么被过其祖看上的呢?以至于要用如此极端的手段甚至不惜抢亲也要逼迫水冰心嫁给他?原来是水冰心的的叔叔水运为了讨好权贵,设计让过其祖去他家隔着窗户偷偷相看过水冰心。那么红楼梦里,林黛玉也有可能也如这般在自己不知情的情况下,被一个男角直接偷偷相看过。请看第七十回的这一段:
                  偏生近日王子腾之女许与保宁侯之子为妻,择于五月初十日过门,凤姐儿又忙着张罗,常三五日不在家。这日,王子腾的夫人又来接凤姐儿,一并请众甥男甥女闲乐一日。贾母和王夫人命宝玉、探春、林黛玉、宝钗四人同凤姐去。众人不敢违拗,只得回房去,另妆饰了起来。五人作辞,去了一日,掌灯方回。
                  这一段是说,宝玉、探春、林黛玉、宝钗四人随同凤姐去参加了王子腾女儿的婚礼。而且,去了整整一天。王子腾跟林黛玉是没有任何关系的,所以他女儿的婚礼,至少让黛玉去参加是毫无道理的,但是让林黛玉去参加王子腾女儿的婚礼,其实是贾母与王夫人同时命令的。
                  关键是,请大家看看,去参加王子腾女儿婚礼的这几人的名字是怎么写的?“贾母和王夫人命宝玉、探春、林黛玉、宝钗四人同凤姐去。众人不敢违拗,只得回房去,另妆饰了起来。五人作辞,去了一日,掌灯方回。”
                  仔细看这里宝玉、探春、林黛玉、宝钗、凤姐等人的名字,只有林黛玉的名字是带姓的。书里为什么要将林黛玉一个人的名字突显得与其他人不同呢,似乎强烈暗示这次活动是针对林黛玉的。很可能正是这次在王子腾女儿的婚礼上,林黛玉应该是被人偷相了。
                  在清代,与《红楼梦》同时代还出现了一部杰出的弹词《再生缘》,世间公论其有极高的文学价值,与当时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并称南缘北梦。《再生缘》里有这样的故事情节:皇帝看上女扮男装官至宰相的才女孟丽君,欲纳为西宫,孟丽君进行了抗争,最后在皇太后的支持下,挫败了皇帝的企图,与未婚夫东平王皇甫少华终成眷属。关键词:皇帝欲横刀夺爱,美女抗争,太后主持正义,有情人成婚。仔细分析《再生缘》,情节不合理的地方太多,首先一个女扮男装的年轻女子官至宰相太儿戏;其次孟丽君与皇甫少华从未见过面,他们的恋情没有说服力,孟丽君为此拒绝皇帝不可信;最后,皇帝看上的女人,皇甫少华还胆敢娶回家,这是不可能的。
                  红楼梦有类似桥段,但会更改其中不合理的地方:第一,林黛玉嫁北静王后,可能以亲王命妇的身份,经常协助皇帝或者太后主持一些礼仪性质的庆典,这可以是对比孟丽君官至宰相的另类得到皇家重用与赏识。历史上这样的先例是有的,如唐朝上官婉儿,因聪慧善文而得到武则天重用,封为“内舍人”,掌管内廷与外朝的政令文告多年,有“巾帼宰相”之名。其次,林黛玉嫁北静王后可能感情尚好,因此她拒绝皇帝的追求是可信的。最后,皇帝看上了林黛玉,幽禁她欲纳为西宫,在史湘云的帮助下,林黛玉得到太上皇夫妇主持公正,成功摆脱皇帝纠缠,但是北静王却因为受到皇帝威胁,很可能没有勇气再接受林黛玉,才最后导致悲剧。
                  可以推演红楼梦后续剧情:皇帝欲谋夺北静王的侧妃林黛玉,将她幽禁在皇家别院,史湘云找到太后与太上皇来替林黛玉做主,林黛玉得以摆脱皇帝的纠缠,但是北静王因为畏惧皇帝,所以不敢再接受林黛玉,他希望林黛玉能回到皇帝身边。林黛玉拒绝接受这样的命运,于是在史湘卫若兰冯紫英云儿蒋玉菡柳湘莲等人的帮助下,逃离京城返回苏州,期间遭到周妃派人追杀下落不明,贾宝玉尾随而去,却没有找到林黛玉的踪迹,林黛玉最后病死在天的尽头。宝黛的结局,最终应了葬花词里的最后一句,“花落人亡两不知”。


                  IP属地:广东12楼2021-05-01 18:48
                  回复
                    (五)脂批提示,《邯郸梦》故事预示的贾宝玉的命运
                    第十八回元妃省亲时,点了四出戏,脂批指出这四出戏每出各有暗示,其中  第三出《仙缘》;【庚辰双行夹批:《邯郸梦》中伏甄宝玉送玉。】,而且说这所点之戏剧伏四事,乃通部书之大过节、大关键。】
                    《红楼梦》里,甄宝玉明明是一个十分无关紧要的人物,前八十回里完全没有正面出场,怎么可能成为全书里面的大过节,大关键呢?我们先来看看《邯郸梦》里究竟说的是什么?
                    《邯郸梦》剧情:落魄才子卢生,醉心于功名富贵,时有不得志之慨。一日,与前来度他入仙的吕洞宾“巧遇”于邯郸县赵州桥西一小店。吕见他一心“待要一生得意”,逐赠其磁枕,度其入梦。梦中卢生,先是有个艳遇,娶得富家千金崔氏。崔氏又以重金助其贿试,使卢生夺得状元功名,除授翰林编修兼知制诰。但因此也得罪了权臣宇文融。宇侦得卢生任上谋私之破绽,捋卢生贬至陕州为知府,负责凿石开河。工程浩大,难度前所未有,谁知卢生竟能轻易化解,取得成功。皇上东巡亲见河道盛况,对卢生恩宠有加,宇文融又悔又妬。适逢吐蕃犯边,满朝文武,束手无策。宇文融趁机力荐卢生率兵靖边,欲置之于死地。卢生无奈挂印西征,用反间计轻取强敌,于天山勒石纪功,凯旋回朝。正当封妻荫子、春风得意之际,宇文融又罗织其“通敌”之罪,钦命立斩于云阳市。愁云惨雾,生死须臾之间,忽因崔氏死命鸣冤,权监通力说情,皇上恩赦,而免于一死,抛妻别子,远窜岭南鬼门关。不久,沉冤昭雪,卢生回朝,被尊为上相兼掌兵权,可谓位极人臣,恩宠无以复加。皇上为之建翠华楼,赐廿四女乐。暮年之卢生,沉溺于“采战”宴乐,身体严重透支,终至一病不起。大限到来,尚汲汲于身后国史之位置,子孙之封荫,叹一声“人生到此足矣”而溘然去逝……一场历经数十年的荣华梦醒来之时,店小二为他煮的黄梁饭尚未熟透。卢生大梦惊醒,又经吕洞宾点化,终于领悟了人生真谛,随仙翁到蓬莱山门顶替何仙姑扫落花去了。
                    如果《邯郸梦》里的甄宝玉送玉情节是红楼梦整部书的大过节,大关键,则说明《红楼梦》后续剧情发展将出现与《邯郸梦》里十分类似的故事。当然,我并不是说红楼梦会完全照搬《邯郸梦》剧情,只是想说明《红楼梦》后续剧情发展很可能会出现跟《邯郸梦》剧情有很多相似的文学元素。如男主角金榜题名,抱得美人归,建功立业,高官厚禄,黄粱一梦等等。
                    红楼梦里的人物,除了贾宝玉之外,还有另一个宝玉,就是甄宝玉。这个甄宝玉在八十回前从未直接出场,但是在程高续本里出场时,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个满嘴仕途经济的上进青年。但是红楼梦小说一开始就交代,这个甄宝玉不喜读书,顽劣异常,贾雨村在做林黛玉的老师前,曾经应甄家的邀请,做过这个甄宝玉的老师。正是因为教不了这个顽童,贾雨村才不得已离开甄府,这样的顽童没理由无缘无故会自己转性。
                    所以,程高本里八十回后出场的这个甄宝玉,很可能不是甄宝玉本人,当时贾宝玉被人陷害,仇都尉错杀甄宝玉,贾宝玉没有死,但是只能以甄宝玉的身份活着。必定是贾宝玉自己亲自经历被人陷害,侥幸不死痛定思痛之下,为蓄谋复仇,开始发奋图强,卯足了劲要想出人头地,所以才开始钻营上进,满嘴仕途经济认真读书。
                    接下来,贾宝玉可能会以甄宝玉的身份参加科举,考中状元,金榜题名后还做了大官。红楼梦第一回甄士隐在为好了歌做注的时候说过一句: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应该就是说的贾宝玉。八十回后,他曾经穿着破袄,贫穷如乞丐,后因为科举高中步入仕途,穿上长长的紫色蟒袍。
                    第十六回,在秦可卿葬礼上,贾宝玉路遇北静王:水溶见他语言清楚,谈吐有致,一面又向贾政笑道:“令郎真乃龙驹凤雏,非小王在世翁前唐突,将来‘雏凤清于老凤声’,未可量也。”贾政忙赔笑道:“犬子岂敢谬承金奖。赖蕃郡余祯,果如是言,亦荫生辈之幸矣。”水溶又道:“只是一件,令郎如是资质,想老太夫人,夫人辈自然钟爱极矣……”贾政忙躬身答应。//
                    请大家看这里北静王对贾宝玉的评价,不仅十分肯定了贾宝玉资质超群,甚至直接对贾政说了这么一句:“令郎真乃龙驹凤雏,非小王在世翁前唐突,将来‘雏凤清于老凤声’,未可量也。”,这实际上就是一个预言,预示贾宝玉日后的功名作为,都会远超贾政,前途不可限量。
                    贾宝玉这人其实非常聪明,百个不及他一个。之前他读书不行,主要是因为他太懒,不喜读书,这是没有生存压力的纨绔子弟的通病。一旦他遭遇被人陷害的逆境,有了发奋读书的动力,肯用功读起书来,则未必会很差。如,贾宝玉平时跟姐妹们一起写的诗就不错,尤其是那首《访妙玉乞红梅》就是少见的佳作。后来写的《芙蓉女儿诔》这样的文章,其文采与气势更是可以比肩古今名家之名篇。最后贾宝玉写《林四娘》那首诗,由他口述,是他的老爸贾政亲自帮他笔录的,说明贾宝玉才思十分敏捷,能够出口成章,简直比当年的曹子建写《七步诗》还牛逼。
                    红楼梦里多次体现贾宝玉读书写作的天份极高,不是无缘无故的,就是预示贾宝玉日后会中状元。而且红楼梦文本里至少有四处内容,暗示贾宝玉日后会金榜题名以致中上状元。
                    第九回,贾宝玉因为在宁国府中结识了秦钟,最厌恶读书的贾宝玉,做出一个重大决定——我要去上学!然后,他辞了贾政又去辞贾母,“忽想起未辞黛玉,又忙至黛玉房中来作辞。彼时黛玉在窗下对镜理妆,听宝玉说上学去,因笑道:“好!这一去,可是要‘蟾宫折桂’了!我不能送你了。”林黛玉说出的这句“蟾宫折桂”,似乎预示宝玉日后可能会金榜题名甚至是高中状元。
                    根据脂批的提示,我们知道《红楼梦》在影射宝黛命运的时候特别强调了《荆钗记》、《钗钏记》、《牡丹亭》、《邯郸梦》等戏曲的隐喻意义,这些戏曲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男主角最后都金榜题名甚至中上状元了,难道不是预示贾宝玉后来会中状元?
                    《红楼梦》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里,描写的两个作为引子的人物“甄士隐”与“贾雨村”,不仅仅是采用谐音方式向读者暗示和说明,该书所叙故事是“真事隐”、“假语存”,而且还以这两个人物的生平事迹,隐喻了主人公贾宝玉现实以及可能的人生。预示贾宝玉出家后,可能会如甄士隐般云游四海寻仙访道。假如贾宝玉按照其父亲的意愿步入仕途,他无疑又会是第二个贾雨村。
                    所以红楼梦设置贾雨村这个人物是对贾宝玉人生的有隐喻意义的。书中这样交代贾雨村的身世:这贾雨村原系胡州人氏,也是诗书仕宦之族,因他生于末世,父母祖宗根基已尽,人口衰丧,只剩得他一身一口,在家乡无益,因进京求取功名,再整基业。自前岁来此,又淹蹇住了,暂寄庙中安身,每日卖字作文为生,故士隐常与他交接。
                    这段文字给读者以明显的暗示,贾雨村的出身、境况与命运,都与贾宝玉有很大的相似之处,总之是要让读者将他和贾宝玉联系到一起。贾雨村虽非书中的主要人物,但却是作者竭力描写的官场人物,他不仅将贾府与官场连接起来,同时也将贾宝玉与仕途联系了起来。贾雨村本来与贾府并不属于同一个家族,但作者却让他与贾宝玉都姓“贾”,通过他曾做过林黛玉的蒙师,而让他在黛玉父亲林如海的引荐下,与贾府攀上了关系,从此官运亨通,“由知府推升转了御史,不过几年,升了吏部侍郎,署兵部尚书。”由于他在官场里风生水起,游刃有余,可以说是一个通过科举取得功名的范例,因而便被贾政当成了座上客,期望他能成为宝玉效仿的榜样,成为宝玉人生路上的导师。
                    贾雨村与贾宝玉的交集,应该从第二回冷子兴向贾雨村“演说荣国府”时就已经开始了。当时冷子兴向他介绍了贾宝玉出生时的奇异,以及日后言行的种种怪诞之处,之后下结论说:“将来色鬼无疑了!”然而贾雨村对冷子兴的看法却不以为然,反而疾言厉色地说:“非也!可惜你们不知道这人来历。大约政老前辈也错以淫魔色鬼看待了。若非多读书识事,加以致知格物之功,悟道参玄之力,不能知也。”说明贾雨村居然是宝玉的知音,他认定宝玉是一个秉正邪两气而生的人,如果能教导有方发奋图强,将来成就一番非凡的事业也未可知。贾雨村这番话,似乎也是对贾宝玉日后将会有所作为,有不同凡响表现的谶语。
                    贾雨村的一生,经历了寒窗苦读、赶考中榜、做官革职、复出高升、获罪遇赦、削职为民的曲折过程,这是一个热衷于仕途的读书人完整而典型的人生经历。《红楼梦》从总体内容上来说,主要讲的是发生在贾府这个贵族大家庭里的故事,然而作者在这之外特意塑造贾雨村这样一个人物,想来不是随随便便、信笔涂抹的,而必定是有其独特的叙述功能和深刻寓意。比照贾雨村的人生经历与宝玉成长的经历,很容易找到“仕途”是这两个人物形象的交合点,贾雨村的主要事迹便是致力于仕途经济,而宝玉尽管十分厌恶这样的人生,但最终可能无法逃避地走上了同样的仕途经济之路。贾雨村如同一个活标本,为读书人通过科举进入官场、并在官场数次经受荣辱沉浮,作了最形象的注解。预示贾宝玉后来可能会如贾雨村一样走上仕途,活成自己讨厌的那种人。


                    IP属地:广东14楼2021-05-01 18:54
                    回复
                      (六)《红楼梦》究竟是一部怎样的书?应该拥有的完整剧情
                      很多人把红楼梦理解成一部谈心计,讲在宅斗中学习做人智慧的书,记述的是宝钗袭人之流在豪门家庭中讨好了一个***王夫人获得人生成功的故事。这是错的。红楼梦一开篇就点明了,下凡的是一群风流孽鬼,啥叫风流孽鬼?按程高续本的说法,第一女主角林黛玉因为宅斗失败病死了,另一个女主角薛宝钗宅斗胜利却赢得一场没有爱的婚姻,而第三女主角史湘云则干脆玩消失,这就叫风流孽鬼了?
                      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只听道人问道:“你携了这蠢物,意欲何往?”那僧笑道:“你放心,如今现有一段风流公案正该了结,这一干风流冤家尚未投胎入世,趁此机会就将此蠢物夹带于中,使他去经历经历。”那道人道:“原来近日风流冤孽又将造劫历世去不成。但不知落于何方何处?”……那僧道:“正合吾意。你且同我到警幻仙子宫中将这蠢物交割清楚。待这一干风流孽鬼下世已完,你我再去。如今虽已有一半落尘,然犹未全集。”道人道:“既如此,便随你去来。”
                      红楼梦里史黛钗三位女主角,作为“风流冤家”、“风流冤孽”、“风流孽鬼”,她们的风流将体现在哪里?这三个女子都有稀世的美貌,绝世的才华,她们的风流,将体现在其美貌才能与魅力日后必将笑傲人间引领时代风骚。换言之,这群风流孽鬼下凡了是要颠倒众生的。红楼梦的主旨,无疑是谈情,谈风月的,是一部十分类似明清之际才子佳人小说的那种书。
                      第五回,贾宝玉游太虚幻境,眼中看到的,耳中听到的,都是强烈暗示这部书风月情事属性的东西,红楼梦如此繁文堆砌精雕细镂反复铺陈,是拉开了架势安心要写一出风月情浓千古绝唱的才子佳人书,岂会虎头蛇尾?
                      ——转过牌坊,便是一座宫门,上面横书四个大字,道是:“孽海情天”。又有一副对联,大书云: 厚地高天,堪叹古今情不尽;痴男怨女,可怜风月债难偿。
                      宝玉看了,心下自思道:“原来如此!但不知何为‘古今之情’,又何为‘风月之债’?从今倒要领略领略。”
                      ——宝玉喜不自胜,抬头看这司的匾上,乃是“薄命司”三字,两边对联写的是:
                      春恨秋悲皆自惹,花容月貌为谁妍?
                      ——说毕,回头命小丫鬟取了《红楼梦》原稿来,递与宝玉。宝玉接来,一面目视其文,一面耳聆其歌,曰:〔红楼梦,引子〕开辟鸿蒙,谁为情种?都只为风月情浓。趁着这奈何天、伤怀日、寂寥时,试遣愚衷。因此上、演出这怀金悼玉的《红楼梦》。
                      有人说,红楼梦作者一开篇就猛批才子佳人书,就是想告诉读者,你们不要把这本书当才子佳人书看,这就说明红楼梦不是才子佳人书,而是一部写实的书。
                      其实,作者开篇就批才子佳人书,是因为明清之际的才子佳人书普遍都有写得烂俗不切实际的毛病,作者批才子佳人书,只是想表明那些书跟自己的这部《红楼梦》比差远了。很多人真不了解明清之际才子佳人书,其情节与逻辑都**到什么程度,《红楼梦》当然不想与那样的才子佳人书为伍。但是,《红楼梦》尽管批那些才子佳人书,不等于自己的书不是写才子佳人故事的。《红楼梦》里,贾宝玉文彩飞扬,就是妥妥的才子,史黛钗貌美如花,兰心慧质,更是千真万确的佳人。
                      不错,红楼梦确实写实,无非是用比较写实的笔墨去写才子佳人的故事罢了。因为之前流行的才子佳人书有太多脱离现实不切实际的内容,红楼梦本意也是要写才子佳人的故事的,只不过是把谈情,谈风月的故事放在相对现实的背景中去写而已。这样红楼梦小说的故事性,艺术性上能达到的高度,将不是普通才子佳人小说可以比拟的。
                      《红楼梦》究竟应该是一部什么样的书?有人说这部书立意消极颓唐,其实是一部披着才子佳人故事外衣,类似《金瓶梅》一样的悟书,就是通过男女主角的恋爱悲剧,警醒世人不要沉迷情色。粗看这本书,似乎宣扬的是中国传统哲学里一贯的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
                      中国古代伦理道德为什么要提倡存天理灭人欲?因为认为人的欲望是有害的。之前金瓶梅认为肉欲有害,红楼梦则认为情欲有害。但是根本的问题在哪里?其实欲望是一把双刃剑,它可以开出恶之花,也可以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红楼梦以恢宏的画卷揭示出这个矛盾,是隐晦地提出一种社会变革的诉求。


                      IP属地:广东17楼2021-05-01 19:16
                      回复
                        红楼梦开篇就说这部书大旨谈情,其实就是写情写欲,通过写一群女子的婚恋,实际写男权对情与色的追逐。红楼梦跟金瓶梅不同,它不写赤裸裸的肉欲,而是写人们欲望下的权力情色。小说从薛蟠为抢夺香菱打死人命开始,接着铺垫各种形形色色的情与欲。贾珍扒灰秦可卿,玩弄尤氏姐妹,贾琏偷娶尤二姐,偷腥多姑娘与鲍二媳妇,贾赦谋娶金鸳鸯,贾雨村升官后就纳妾换老婆,贾瑞垂涎凤姐美貌丢命,来旺妇儿子依势霸占彩霞成亲,钱槐变态追求柳五儿,李衙内利用凤姐权威逼死张金哥,潘又安私通司棋,以及贾芸林小红司棋潘又安茗烟秦钟智能儿等人的各种狗血情事。
                        共通点就是所有人,在欲望的驱使下,都试图罔顾天上的人间的各种规则随心所欲为所欲为。无论身居高位的贵族还是身份**的奴才,在权力、实力与可能范围之内,都会竭尽所能去满足自己的欲望。那么后面两位女主角林黛玉与薛宝钗将会面临怎样的遭遇呢?我认为总之不应该偏离前面的文风,而会沿袭前文营造的氛围与一贯套路。
                        红楼梦开篇就写薛蟠跟人争夺香菱打死人命,贾雨村替他摆平官司。这实际上就是给整部小说定下了基调,什么基调呢?预示两位女主角林黛玉与薛宝钗,都将遭遇被人豪夺的命运。香菱者,香林也;英莲者,荷花也,芙蓉也。香菱在判词中位于副册之首,而林黛玉与薛宝钗位于正册之首。所以,香菱既是黛玉之副,也是宝钗之副。香菱的命运,就是黛玉和宝钗的命运的预演。这个男权世界的男人,为争夺林黛玉与薛宝钗这两位绝色美女,甚至也会闹出人命,这个过程当然也少不了权力游戏。因此推演小说后来的剧情发展,会有北静王强娶林黛玉,贾雨村谋夺薛宝钗等情节。
                        所以,小说里,林黛玉和薛宝钗的命运应该是差不多的,否则不会共用同一首判词。大家别忘了,红楼梦之前的名字曾叫《风月宝鉴》,又叫《金陵十二钗》,显然不会是一部写女主角因病夭亡的悲剧。按红楼梦如此宏篇巨制,怎么会让女主角林黛玉草草死掉?不错,林黛玉确实会早死,但早死和这么随便地死是两回事。钗黛二人作为女主角,必然有面对情与爱艰难选择的情节:贾府为逼林黛玉嫁北静王,让宝玉娶宝钗。这样,林黛玉被迫接受嫁给北静王做妾的命运,薛宝钗则成为贾宝玉的妻子。
                        贾宝玉作为一个生长在温柔富贵之乡的公子哥儿,生活本富足无忧,所以有点不思进取。以致自己的爱人林黛玉被北静王抢走,自己的妻子薛宝钗又遭贾雨村觊觎,甚至自己的性命也差点被人谋算。贾雨村为了谋夺薛宝钗,勾结仇都尉陷害贾宝玉通匪,判处死刑,却错杀了甄宝玉。
                        贾宝玉侥幸没死,梦醒时分,就是贾宝玉小宇宙爆发之时。为什么书里会有白骨如山忘姓氏的预言,为什么书里要说贾宝玉古今不肖无双?贾宝玉将有什么样的行为当得起这两样评语?
                        贾宝玉的前世是一块经女娲锻炼过的补天遗石,根据《红楼梦》里对补天石与《西游记》里对美猴王出生石雷同的写法,似乎暗示贾宝玉的的神性是美猴王级别的,其悟性与能耐是可以逆天的。所以他来到人世不可能窝窝囊囊走一遭就能算数的,必然有惊天动地的表现。
                        林黛玉嫁给北静王后,因遭人嫉妒陷害,与丈夫生出嫌隙,被皇帝趁虚而入,羁留在皇家别苑,林黛玉因此逃出皇宫远走天涯,死在天的尽头。林黛玉死后,被脂砚斋称为绝世情痴的贾宝玉将会为林黛玉复仇。他冒用甄宝玉的身份寻仙访道,遇到甄士隐,二人联手害死北静王,促成忠顺王谋反,搅起滔天兵祸。第十五回秦可卿的葬礼上,为什么要交代那么多武将的身份?说明红楼梦后来的剧情,这些武将都会出场。这是为后文里将有天下大乱的情节埋下的伏笔。
                        贾宝玉后来会考中状元,帮助新君平定祸乱,成为位极人臣的权臣,红楼梦第一回里甄士隐解好了歌有“今嫌紫莽长”之句,应该就是说的贾宝玉日后会做大官。贾宝玉金榜题名,很多人向贾宝玉提亲,甄家为其选聘诰命夫人李纨的妹妹李绮做妻子,贾宝玉坚决不同意,表示只对史湘云情有独钟,实际上是拿史湘云做挡箭牌。经过几番波折,甄家决定妥协,要将史湘云和李绮都嫁给他。但是在他洞房花烛之日,却遭到薛宝琴的举报,说他不是甄宝玉,而是贾宝玉。
                        薛宝琴揭发贾宝玉是要为北静王报仇,拷问贾宝玉的良心。但是薛宝琴的上书却被官员拦下,皇帝并没有看到。贾宝玉为保住自己的荣华富贵,利用官官相护,疯狂迫害薛宝琴,害她负屈含冤,贾宝玉最后活成了自己讨厌的那种人。柳湘莲为营救薛宝琴四处奔走,极力寻找证据想为她洗刷冤屈,最后竟遭到官府陷害抓捕,最后二人均因毁谤朝廷重臣之罪被判斩刑。贾宝玉探监薛宝琴,获知水黛情变的真相。为救柳湘莲薛宝琴,贾宝玉主动向皇帝承认自己是贾宝玉,不是甄宝玉。皇帝最后罢了宝玉的官,并且判决贾宝玉与史湘云李绮的婚姻无效。
                        贾宝玉最后看破红尘遁入空门,至于原因,我之前总以为是因为黛玉宝钗之死,令他太过悲伤。现在我又有了新的看法,其实黛玉宝钗之死,贾宝玉要负的责任并不大,人不能因为别人的过错而惩罚自己,贾宝玉在封侯拜将之后仍然选择出家,应该是出于自己的内心有一道过不去的坎。所以真正促成贾宝玉看破红尘遁入空门的更重要原因,可能是因为他害死北静王。不知大家注意到没有,红楼梦故事一直有一种浓厚的男同味道,希腊神话故事里,男男才是真爱,红楼梦里也一直渲染这个气氛。贾宝玉最后发现欲置自己于死地的是贾雨村而不是北静王,对自己偏执害死北静王的行为是悔恨的。
                        所以,必须这样推测红楼梦的结局,这部书才算有完整的剧情。我推演的红楼梦后续剧情,续书应该可以写到150回。


                        IP属地:广东18楼2021-05-01 19:1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