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希那穆提吧 关注:6,968贴子:88,950
  • 12回复贴,共1

读克的一些体验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本质就是书,但是区别在于,克的东西一开始肯定也是要用意识去读。
是字就得用意识,用意识就是用力。
到了一定阶段,当书中的意思展开后,读者差不多也应该理解了一些关键的点和它们的关系。
这时起码要明白,克本质上是反对所有“用力的方法”,譬如学个快速入静的方法,压制散乱的思想,或许找对了人,用对了劲,确实比一般人能更快的恢复安静,也就是自控能力加强了,就和掌握快速入睡的方法一样。或者练习瑜伽、呼吸法等等,你不得花费精力刻意塑造么,而且不见得取得进展,这个世界努力也学不会的东西多了。
克的任何一个章节,基本上都必须要带着人走一段,然后再找机会说明关键的滑落点。因为任何探索都是在行进到某个点上后,再由克引导至滑落点,结论不是一开始就提出的,而是模拟一个人真正发心想去弄明白时的态度,第一个问题就要问对,问的往往不是“怎样、为什么”,而是“能不能”……然后只依据事实,基本的事实,不把问题复杂化。如果一步步走下去,就是直接反映结果,不需要把问题复杂化,复杂化很多时候只是想要合理化或逃避,因为直接看并没有那么多假设前提。
随着谈话的进展,往往讨论者应付浅层面的问题还是可以不丧失方向的,但是再往里走,各式各样的“臆想”就会产生,有的开始把问题复杂化,有的对立性假设的味道就会不自觉变得很浓,这些都是意识在努力塑造“思考对象”的体现,随着讨论的话题越来越深入,意识也在努力扩张才能跟上,这是讨论者必然的反应。很多【二元对立的观念】都是 在这个阶段暴露的,很多人在讨论的初期看不到这一点,到了这个时候就会发现有无处下手的感觉,不设个靶让自己打,好像事情就推进不下去。
所以,这个时候往往矛盾和冲突的地方就在于,思考和探索不是靠意识反映和塑造出来的,虽然讨论的初期,很多素材其实是讨论者平时就形成了的,但是到了讨论的中后期,话题深入进去之后,一个人需要做的是【直接观察这些意识的对象】,而不是【塑造和产生这些对象】。话题到这,往往也就到了克说出“观者即所观”这样的意义的时候,因为这就意味着话题想进行下去,必须从弥合空隙处入手,自我总有极限,它的扩张是有限的,正确的做法肯定不是试图从自我的边缘超越出去,那是不可能的。
——————————————————————
有些人,不知怎的,似乎尚缺乏能力去用意识盘点全克的文字,也就是连抽象意都没办法吸收全并固定下来。文字虽然不代表实质,但那只是对终极意而言的,基本框架必须得能搭起来。只能看一字一句看不了全篇的,就不具备接纳和传达文字工具的能力。
建议先增强自己的意识。意识就像肌肉一样,它是出力的,它活动就意味着耗力。
意识衰弱的人就像肌肉萎缩的人,走起路来都气若游丝,还想学上乘武功是不可能的。
还有很多人读着读着,就被脑子里的杂念分心,大多是一些小情小爱的破事,除了给钱的心理治疗师外没人愿意听的那种抱怨和感叹,我只能说,他们可能更希望的不是主动理解什么,而是希望被理解。任何和身心灵沾边的话题刺激,都会让他们想到他们那点情结和破事,这种情况下建议多接受一下自己生活的真相以后,再开始克这个话题,因为克本质是鼓励人们弃用意识的,这个追求本身就要求人们有更强的接受事实和直面真相的决心。


IP属地:河北1楼2024-03-23 09:45回复
    我就想学上乘武功 南怀瑾以前的百度百科里 有一个师傅 那个师傅说自己能内气外放
    南怀瑾就要求他表演 结果师傅一直不表演 直到南师服侍了他一段时间才表演
    当时的文字描述是 树木遇白气而破裂
    现在的百科这段经历已经被删减了。


    IP属地:北京2楼2024-03-23 09:56
    收起回复
      我国的传统文化缺乏严谨的逻辑推理和抽象思维,以至于落后于西方。这是我们的硬伤。
      要剔除传统文化带来的梦幻,须追溯到根源,直接感知事物本身
      — 不管这个事物是无形的思想,还是有形的东西。
      就好像沿着溪水逆流而上,虽然很一路艰辛,却也乐在其中。


      IP属地:浙江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24-03-23 17:47
      收起回复
        感觉克的目的是消除二元对立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4-03-29 21:47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