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希那穆提吧 关注:6,972贴子:89,227
  • 3回复贴,共1
五停心观。即不净观、慈悲观、因缘观、界分别观、数息观。它的作用是人一开始第七识的我执非常严重,需要用第六识分别心产生一些观想,反向熏陶第七识,以降低不自主的这种基于我执的心念的运作。
五停心观是见于声闻乘的一种修法。不净观对治贪,慈悲观对治嗔,因缘观对治痴,界分别观对治我见,数息是加强定力。这里必须说,第七识没有嗔,它是“贪痴慢+我见”,第六识里有嗔。
五停心观,其实真正实用的就是不净观和数息观。对普通人来讲,因缘观其实就是一套略缩的理论,慈悲观更像是一种态度,界分别观比较抽象。
(一)定力
心所缘境能够保持住,这就是所谓的定力。
(二)界分别观
所谓的界分别,就是六界(地水火风、空、识)+十八界(六根六尘六识),和25圆通除了一个“根”外,一一对应。它的意思就是无论物质还是精神都是合成而没有本体。而所谓的地水火风四界按相的类型展开分别是,地(硬软、粗滑、轻重)、水(流动、粘结)、火(冷热)、风(推动、支撑)。
譬如你可以在人的身体上观察地水火风所有的要素。
(三)因缘观
所谓的因缘观,就是十二因缘。十二因缘实际上是一个略缩版的从心识谈到物质报身的过程,最基本的地方就是第七识的我执,如何挟持第八识的种子力量不断形成报身的过程。如果人想要终止报身的苦,就必须从因地消灭无明。
十二因缘第一部分是:无明-行-识-名色。这个说的是极为略缩的相当于第八识、第七识的关系,无明就是第七识自第八识的见分妄取见分的过程,不明所以产生一个我相,行就是行蕴的那个行,即被所见的精神层面的东西所惑,以为现象的连续性是实有,也就是不能理解非空非有的本质,由于是在精神层面,一种看法立即就会化为物质层面的现实,所以第七识就会挟持没有自我概念的第八识的种子力量形成“报身”——即“名色”,名是那个入胎的心识,色就是后来形成的形体。当然这个地方好像只是针对胎生,实际上佛教的概念中报身的种类有很多,所以这里关键就在于第七识挟持种子生成什么样的身体。
十二因缘第二部分是:六入-触-受-爱-取-有(业)。这个部分说的是有了报身以后的过程。六入就是六根发育完全,这个好像是根据特定生物来讲的,譬如无色界的生物,那就没有六根,色尘没了。有了六根,根尘相触成为可能,领受苦乐就是下一步。这里其实就和五蕴的概念基本接上了。后面的心理现象重在形容在色、受具备的情况下,人是怎么受到牵引产生业力的。这里就和最开始因为无明产生业力对应,现在是在报身的位面里产生业力,这里爱就是贪,也就对应了【想】,取就是追求,也就对应了【行】,只是它们针对的现象的来源主要是报身所对应的外部的刺激。在这个报身的活动里,外部的影响开始搅动导致最终一种反向的力量继续作用在第七识上,积累业力,就是有。
十二因缘第三部分是:生-老死。这个部分说的是报身因为业力的原因,会循环往复生死这个过程。第二部分后天累积的业力接上第一部分原始的业力,人就不断的沉溺在报身的位面,当然报身都会经历生死,也就是所谓的分段生死(与之相对的是变易生死),因为本质来讲第七识的我执(无明)一直在,无论是在精神层面,还是有报身的状态里。然后人们会知道,如果人睡着了,他不会比醒着更清醒,死了也不会活着更清醒。所以人唯一的机会是在有报身的时候,集中全部力量去开启这个黑匣子,关键是让第七识明白非空非有的本质,其实清除了第七识上的我执,它就明白了。
(四)十二因缘的疑问
佛教的东西读来好像非常理性和平静。实际上如果真的依照它的描述,事情不可能这么容易接受。
其实佛教在实际触动方面是非常离奇诡异的。譬如不净观。还有佛经里记载的,一些有神通的法师,控制外相对治徒弟的执着时,所引发的幻境,想想其实都令人不寒而栗。
只是我们这个时代,这些东西都变成文字了,所以佛教显得非常平静淡然。
。。。
十二因缘就是生死观,它甚至描述了人在精神层面的困惑直接导致了他在物质层面(器世界)的显现,这个已经是非常离奇诡异的了。至于为何在报身的层面,挣脱精神的无明才有可能,难道不是投身报身反而造成人的迷蒙么?关于这个,佛教并没解释,其他宗教也没有明确的解释,譬如基督教,它没有说人为何不识得自己心中的灵。
宗教最大的离奇之处就在于它没有激发过分的反常,在文字逻辑上也显得有一种诡异的理所当然,好像很多东西就那么自然而然,也就是说并没有和生活的其他常识产生明显的对立。确实有很多人把宗教当成兔角龟毛,就和外星人的概念一样束之高阁,只当做笑谈。
。。。。
实际上基督教的新旧约,就是基督利用犹太教的旧宗教改造了之后的新宗教,就如同佛教的轮回观是改自印度教。基督教的架构显示出只凸显一个【信】,没有修法次第,它更像是【戒】和【信】的融合体,比较强调在具体生活的各种境界中实修心性,但是没有明确的内观名相体系。同时基督教里边存在大量幻象和神迹的记录,也就是因为随戒和信的持续自然发起智性得到的象徽(启示)。我觉得基督教的外显仪式比较强调向高位实体进行的【忏悔】,是源于“卡巴拉的教义”,通过设立一些超然的实体之相(如圣父、天使和圣子等),让抽象的知识能够被身体和情感所理解。
。。。。。
按照佛教的设想,当报身消灭的时候,人的六识也就一同消灭,最终又恢复到只有一种第七识的状态。
人的第六识不是连续的,它是时断时续,在它断的时候那个就是第七识的状态,其实和睡着了差不多。因为当人睡着的时候,就是第六识长时间不存的时候。第六识能令记忆复现,所以它具备连续性。实际上,人在清醒的时候,大部分时间是存在于一种心境的变幻中。如果仔细回忆的话,会发现第六识只是透过一个抽象的比对来告诉自己时间度量上的意义,距离15年前发生了哪些变化只是一小段思想的体现,这只是人对一种心境的一种文字解释,实际上真正变幻的只有心境,这些变幻的心境就其本身来讲,并不能计算15年是多长时间。
所以佛教的文字理论,对于人们实际的意义是什么呢?它也可能只是哪来解释某个心境的一小段思想。
。。。。。
很多人形容,他们探索心灵的第一个障碍就是那些文字,它阻碍了我们直视眼前的心境。
一个没有文字活动的心境,完全通过物理的印象和内心的虚影混合起来组成的一个自我定位和自我理解。
如果所谓的佛教,只是专门记载它的一段思想通过记忆进行的联系,那它只是一种自我解释的素材,难怪它会和外星人和飞碟的素材放在书架上同一个位置。只是茶余饭后的一种消遣,就像小时候饭后缠着父母讲的离奇的童话故事一样。
所以我想说,如果没有文字,你的意识可能甚至不足以让你产生目前的反思程度,你可能只能像个几岁的孩子一样。文字毫无疑问加强了第六识忆念自身的能力。
我们被迫需要透过集中第六识的思想活动来理解第六识,起码它产生的现象就在我们眼前。
。。。。。
但是仅凭第六识这种时断时续的产物,是无法理解第七识这种一直存在的东西的,第六识是依具体的现象而存,它只能通过一系列现象的连续性来记忆自己的连续性,如果两个事象之间没有关联,第六识就会中断,就像人不走一条断桥一样,心象不会从中流过。以第六识之力描述来看,第七识更像是一种态势,譬如你和与你相对的一种期望或意愿之间形成的一种张力,它不是一个具体单位,它引发了许多第六识的表象活动。第六识可以通过回忆的力量透过表象的活动以外的某种洞察力来了解第七识,没有第六识的活动就无法凸显第七识,可以说即便是在第七识的帮助下,第六识了解的第七识还是四分五裂的。
第七识是引发第六识产生的那种原动力。它制造了能让第六识产生的那种基本态势。第七识被佛教形容为只是一种“自我执着”,但是根据后天经验逐渐累积起来的物质报身活动的习性,给了第七识一个回应,第七识透过第八识的力量给了这种习性一个对应的“境遇”,同时又变现出透过一种忆念作用而产生的“对现实的连续性的理解”(即第六识的活动)。
所以佛教最终来讲,它的现实模型可以被理解为,我们身上有一种我们不能清晰的察觉的引发现象的力量,但是在我们能够产生理解的范畴里,我们只能被动接受这种结果,却不了解本质原因。且我们所谓的“理解”本身也是现象的一部分。这可能是观法无我的另一种解释——我们被这种“自我执着”影响,但是我们的忆念能力又不足以产生包含【对这种“自我执着”的理解】的“对现实的连续性的理解”,而只能是【包含这种“自我执着”的“对现实的连续性的理解”】
。。。。。。
第六识虽然不断生灭,但是并不是说所有的现象引发的六识都能勾住第七识,有些东西并不会引起第七识的兴趣,就可能导致人这一天回忆起来,其实就像睡着了一样过去了。但是突然有一天一个现象可能会让人深受触动,也就是说超过一个表象所应该投入的那种执着,第七识的这种回应,只能透过第六识的表象来反映出来,如果没有这个活动,没有这个外境的丰富性,第七识就缺乏自我反映的渠道。
第六识会感觉到,在它的连续性里有一个浑然巨物在活动,但是不显示它自身,也形容不出来,只能说通过体验与其同在的方式来试图理解它,这就是第六识察觉第七识的过程。第七识活动的时候,第六识会感觉“害怕”,那是一种能让它四分五裂的东西。也就是说,如果能将这种【害怕】以“感觉”的形式生产出来,第六识已经将【对第七识的察觉】生产出来了。
即,第七识在现实中没有连续性,或者说在【对现实的连续性的理解】中没有连续性,当你把【对现实的连续性的理解】剔除掉“自我执着”,请问还剩下些什么?只有清醒的当下,但是什么都没有(没有可以被第六识形容的)。
连续性的概念只存在于第六识中,当你不处于忆念中,但是你又能感知自己的存在,你就存在于当下的第六识中,这很少见,而当下的第七识更为罕见——有时我们能记住梦,就像现实一样永久的记住那些独影境。
很多人非常慕及所谓的“即刻的行动”,仿佛现实不经过第六识的顾虑,就迅猛有序的发生了,以至于连注意没有,就已经一气呵成的完成了。这里仿佛没有熟悉的“连续性”,也就是先看到这个行为和它的后果,然后再透过回忆的力量来重复它们,并期盼不会出现意料之外的情况,这可能是我们非常熟悉的行为模式——很多人或许没能意识到,他们的行为经验基本分为两类,一类是这种,一类是之前的那一种,而他们已经非常习惯“这种”,以至于他们自己都没发觉,如果不透过回忆,他们几乎无法下定决心干任何事。
。。。。。。
另一个第六识和第七识沟通的形式就是【暗示】。其实这一点也往往被我们“习惯的连续性”所忽视,以至于我们只记得对于结果或现状的【基于“对现实的连续性的理解”的解释】,我们确实非习惯和喜欢【重复】——实际上就是回忆,我们在回忆中透过修正和一点点改变这种回忆来引发【行动】。因为回忆能提供给第六识它喜欢的【连续性】。
大部分新的行为,其实是不经意的【成功暗示】所引发的。第六识和“有意识”并不是一个概念,实际上我们以为的“潜意识”很多情况下,也是第六识的范畴。大部分的“思考”,也是基于构造【连续性】的,当我们陷入思考的时候,我们并没有思考,而是在回忆。
“无意识”其实才更接近于第七识。第六识所理解的【暗示】,大体上是所谓的“有意识”对“潜意识”的沟通,如果这种沟通不是发生在“有意识”内部,就是发生在“有意识”和“潜意识”之间。但是第六识和第七识之间的“沟通”是以第六识无法理解的方式在发生的。
在夜里,我们可以听到街道上传来的车水马路的声音,那个夜晚的一切就是第七识,屋内的一切以及夜晚的概念属于第六识。
在佛教里,报身是第七识的直接后果,所以它和第七识几乎是一样奇妙的东西,它是某种神秘力量持续作用的结果——也许在第六识的概念里,身体只是一个“物件”,它甚至不如“对穿衣的品味”更重要。
潜意识的执着和第七识的执着是连接的,但并不是一个。区分它们等同于区分第六识和第七识。第七识的连续性是基于习性的,而不是基于回忆的。显然,如果第七识不记忆习性,那它就和第八识没什么区别了。第八识是单纯的能见,第七识是(我)知道能见。这就是为何第七识不需要回忆就能行为,它只需要一个境(甚至不需要五感被第六识综合后提供)就可以行动。
或许我们这么可以理解,第七识收录的只是习性这种“记忆”,其余的它一概不需要,也就是面对境而生的一种虚构的连续性一概不需要,那是第六识的产物。当你在编织理由,而不是直接反应出来的就是第六识的产物。
第六识令其他被抑制的部分向目前被注意力唤起的部分反应的命令就是【暗示】——但第六识的任何一个注意力集中的地方都无法理解第六识整体是什么,只有第七识能理解(帮助这种暗示成功达到它的目的)。这就是为何如果想看清意识整体是什么,就是等同于第七识看清是第六识整体是什么。


IP属地:河北1楼2024-04-16 22:10回复
    太强了


    IP属地:北京2楼2024-05-05 10:50
    收起回复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4-05-05 20:5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