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唯物哲学吧
关注: 9,418 贴子: 47,781

爱生活,爱思考,全新唯物哲学吧欢迎大家。

  • 目录:
  • 其他科学相关
  • 2
    二、唯物辩证法的两个问题 1、对立统一规律的局限 (1)对立统一规律的一般表述 唯物辩证法是对辩证唯物论的物质是运动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观点做了进一步的分析和论证,并把对立统一规律作为核心理论提出。 对立统一规律也叫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的规律,或矛盾律。对立统一规律是宇宙的根本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阐明了事物发展过程的实在内容。 (2)关于“斗争性”问题 列宁指出:对立
    zhucm523x 3-4
  • 3
    关于宇宙运行的几个哲学、物理学问题思考(哲学篇) ------宇 宙 之 法 则 朱春明 摘要:本文通过物质及物质的运动规律分析认为“联系与作用规律”是统领物质世界发展的规律。唯物辩证法是用事物的发展规律来具体阐述物质的运动。事物是相对独立的物质系统,且具有自身运行演变方式的总称,是物质与自身运动的结合体,并与外部环境发生作用。我们有必要对事物进行分类、分层研究。作用性是矛盾运动的根本原因,作用性分为统一性和对立
    zhucm523x 2-27
  • 8
    关于物质和意识的认识的假设 物质和意识到底是何物?我实在弄不清楚。因为,我们观察物质,是通过感知外界认识的。而我们认识意识,则是感知自我认知的。这让我想到,两个人观察房子。一个人在房子里面观察房子,说房子是这样的。另一个人则是站在房子外面观察房子。他认为房子是那样的。 同样的房子,观察着角度不一样,房子可能是这样的,也可能是那样的。这样的房子不是那样的房子。就像我们认识物质和意识一个道理。 物质和意识
  • 4
    意识可不可以是一个粒子团,当大脑有意识的情况下,就代表着,大脑形成了该粒子团。 当人睡着无梦的情况下,则是大脑没有形成粒子团。 当人睡着,做梦的时候,是该粒子团没有完全形成的情况。 粒子团感觉的产生,这个粒子团,在接收到粒子团以外的信号刺激时,粒子团会形成感觉。不同的外界信号的刺激,粒子团有不同的感觉。 意识的主动性的解释 主动性,在我看来,不仅仅表现在随机上,随机只是外人,或外物对主动变化的描述,实际
  • 15
    本文将从是否有利与人,来分辨善与恶。根据是否利于人,可以把是否利人分为五种形式,即:利己、利他、中性(不利己、不利他、不损己、不损他)、损己、损他。 其中利己和损己以及中性(对自己的中性)是互斥的;利他和损他以及中性(对他的中性)是互斥的。除了互斥的情况,五种形式可以非自身的两两结合。即产生利己利他、利己损他、利己中性、中性利他、中性损他、损己中性、损己利他、损己损他。根据这八种分类。按照这八种分
  • 35
    一瞬间激荡出来的灵感,关于人类社会的解读: 历史淹没在时间的波涛洪流里,人类社会经历各种复杂的演变,如一个成长中的孩子,不断的成长。如今,人类社会发展到转型时期,不同文明结构失衡,历史的平衡被破坏,如一个青春期叛逆的孩子,怎样让她不扭曲而健康的成长,是当下二十一世纪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也是必修的一课题。以下,是在我个人哲学体系中提炼出的理论,本人郑重声明:私人版权,不可侵犯! 理论:人类社会诞生论:人
  • 89
    宇宙亦是一种从无到有从有到无的现象 人类从出生开始就注定着一定会死亡 地球从诞生开始就意味着总有一天会毁灭 我认为世界上,宇宙所有所有的东西都是不能永恒存在的,包括时间,和空间 那么是不是就意味着所有物质最终都会化为虚无? 假如上述观点是真实的 那么所有东西都会向从有到无这个方向推进 一本科幻小说中提到过一句话: 一个不能永恒存在的东西,它真的存在过吗? 所以我害怕 人类不管怎么努力 科技即使能穿越时空 穿梭天宇
  • 11
    首先强调,非攻击类,只为追寻存在的本质 一, 红方: 一个人怎样才能算一个成功的人,相信不甘平庸的你也一定思考过这个问题。有的人可能说事业有成就是成功的人;有的人可以认为挣很多就是成功的人;有的人则认为受人尊敬就是成功的人。。。当然,你可能有不同的观点。 当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在“xx天”网站实现自己的目标时,小编联系到了“xx天”的赵老师,赵老师针对成功谈了自己独到的见解:“一个成功的人,是能不断完成自己目标的
  • 21
    华夏出版社出版的新书《愚人论道》,揭开了隐藏在《道德经》里的千年未解之谜!让《道德经》的神奇功能大白于天下。以下是《道德经》的神奇功能:道德用于治病,疾病就会痊愈;道德用于养生,生命就会长存;道德用于做事,事情就会成功;道德用于治国,国家就会和谐稳定。 以下为该书的前三章: 《道德经》第一章逐句解读 1.规律可以说,是特别的规律。 2.规律的名字可以起,是特别的名字。 3.无是规律的名字,它来自物质开始的地方;
  • 19
    人生哲学,或唯己、或唯他(她)、或唯家、亦或有唯天下人的,这是社会心理学话题了——人类哲学,是发展的哲学,对不起一下目录,我们把它放到自然、宇宙科学的话题,未尝不可哦!人类哲学,有唯心论,有唯物论,“二元论”(已被否定过)如果没有,可不可以有个“统一论”呢?可能不行,唯*主义总是被当做单一纯净的意识形态。统一两个主义,一定会混沌吗?如果会,我决定先不分主义了,先放开世界观,单看方法论,唯物的方法论
  • 3
    回环点经的作用 回环点经是一部关于思维的工具,任何工具都有一定的使用价值,没有任何价值意义的工具是没有人去关注的。同样这个工具也有它的使用价值,这个使用价值不但存在而且非常大,它的实用性可以影响一个人终生,直到有更加先进的工具代替它为止。它包括的范围很广阔,各个学科的关注领域都可以用到该工具,不过在使用工具前必须先了解该工具的作用和用途,对这个工具做一个大概的了解和学习,最后才能进一步用好该工具!
  • 9
    存在的度量 人以为在世界中经历便是他的人生.诚然如此,却不知此生为何物.因为存在是变化的开始.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实际上没有自己意识变化的开始.就像物一样,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存在,自己却在变化.没有意识到自己是人的存在,能被称为人吗?虽然他好像是“人”一样的活动,但实际上他并没有意识到他的存在,这是不能把他当成人的.若想在真理的基础上实践人的本质,必须知道真理与人的本质.若真理与人的本质有变化,但人们没有意识到它的存在,
  • 59
    爱是人的动物性本能社会化延伸后的产物。它是意识的本源,是人类情感的发祥地,它随着意识领域的拓展而丰富,它是欲念与愿望得以达成的行动内驱力,是人类精神升华的核心内容,是统摄人类意识活动的关键性因素。它以无代价的付出为主要表现形式,是亲情、友情、爱情得以维系的桥梁与纽带。 不服气的放马过来!
  • 36
    在写这个命题的时候,我久久无从下笔,毕竟我是站在伟人的肩膀上重新建构哲学体系!这份激动与喜悦无以言表,我想把这个好消息与思辨能力超强的网友梦花风解雨一同分享,谁知她问了我一句“你确定自己今天正常吗?嘿嘿 今天没忘了吃药了吧 !”尽管如此,我还是按耐不住自己内心的喜悦之情。写下了如下结论。 我学过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政治经济学等许多学科,我坚信我学的并不怎么好,甚至是略知皮毛,有时候还能张冠李
  • 479
    昨天晚上孩子屋里灯熄了,我洗漱的声音让还未入睡的孩子听见了,他喊了我一声。我推门进去,孩子就问我,人为什么而活着?突如其来的问题让我有点措手不及,我不想搪塞和敷衍孩子,就稍加思索给孩子给出了这样一个答案: 人是为爱而活着,这个世界因为有爱才精彩,你是爱的结晶,要承担爱的延续和传递的任务,所以,你要为爱而活着。”孩子似懂非懂的嗯了一声,我就掩门而出。 此刻的我,坐在电脑前再也无法平静下来了!年仅13岁的
  • 23
    对于意识性的东西, 我觉得那只是物质的一种信息表达方式 意识性的东西非常奇妙, 他可以思考,发现物质本身规律 , 但它同样也脱离不了物质的, 即便在意识层面可以超脱各种规律, 但你意识的内容却永远超脱不了宇宙中物质, 你能想象一个非宇宙的物质形态吗? 意识来自物质毫无疑问, 但意识里头的东西究竟是什么, 我们可以推断一下。 我们的推断都是唯心的, 有各种推断, 下面就是我推论的一种。 “意识是一种生命体对物质的有规律
  • 31
    人的意识很可能是由时间片段组成 因为人了知范围有限〔宇宙都还没摸索清楚〕环境作用太强大,以至于导致产生宇宙灾难〔或更大〕使人类瞬间灭亡〔这里的瞬间指人的最快反应_____误差外,也就是人无法感知〕n年后物质又重新组合成人类曾灭亡的瞬间前,而灾难却没有,人类又继续生活,没有感知一点灾难。____________以上就是我对时间片段组成人类生活意识的描述 、比如此类难题,按我的思想把它规化于一个**中的一个元素·重要的是**间的相互
  • 77
    万物的本质(包括生命) 界是一切的开始。界与界的形式同出而异门。若无界,则万物视为等同,一切皆无。既然如此,界的本质就是维护本界的存在(有),若不维护本界存在的界是将要消亡的。如果消亡了,就没有界的存在。万物若想存在,那它们都要维护本界的存在。生命也一样. 所以说人不为已,天诛地灭是正确的。但是在这里要说明,若想真正理解这句话,要先理解人的本质。人的本质是通过外物使自己的心灵得到升华。当然这算是人类对
    锐乃几 5-14
  • 9
    【宇宙由一个静止的点诞生】 客观分析一:这个点是静止的,我们的分析无法成立,所以我们这种分析不存在,我们处于意识静止状态,不进行思考分析,为客观静止状态; 主观判断一:这个点是静止的点,因为我们主观上进行判断,所以判断成立,所以我们处于意识运动状态,进行思考判断,为主观运动状态; 结论: 客观静止状态下,我们处于静止状态;无法做出意识判断; 主观运动状态下,我们处于运动状态;可以做出意识判断; 我们要研究
  • 77
    特异功能与创新发现(已出版)(1)    成功驴士(韩星一)                  这是我已经出版了的图书<<荒唐-不一样的创新启示录>>(中国发展出版社)中的一个主题.但是,在出版时编辑因为有顾虑,所以删掉了这部分内容,并且说到特异功能时,把这个词换成了特殊功能.我把这删掉的内容和本书的主题内容发在下面: 自从司马南悬赏1000万给有特异功能的人士并且奖金一直没发出去以来,人们感
    3-29
  • 1
    人们通常都把系统等同于整体,实际上系统只 是整体的一种描述方式。人们真正关注的不是系统而是整体,人们着眼于系统的目的和实质在于整体。系统的整体思 维,其精髓是它的整体性,系统其实是整体的一种表达方式,也即是说,从系统的观点看,万事万物的整体性可以通过系统的术语和手段表达出来。这就是我们要讨 论的系统整体论。系统整体论的主要内涵包括:( 1 )系统整体是由部分组成的;( 2 )系统整体只能通过分解成
    3-29
  • 31
    《人文哲学图解》之“哲学理论纷争”分解图 唯物论、唯心论、唯名论、唯利论就象一块饼分成了四小块,只有把唯物论、唯心论、唯名论、唯利论这些综合统一起来,才能够真正的解决哲学理论的纷争(其它的还有唯实论、唯有论、唯理论、唯我论、唯识论、唯能论、唯灵论、唯气论、唯命论,这些都可以归纳到这四个方面中去)。      注:本图可用逻辑推理加以推论引证。
  • 26
                      矛盾有多少种存在形式与联系、转换方式     矛盾一般分为内部矛盾(主要指自身矛盾、也包括某些没有激化的社会内部的矛盾)与社会矛盾(即外部矛盾,这里主要指敌对矛盾),社会意识矛盾(认识与观念矛盾)与社会物质矛盾(物质与物质在存在发展变化过程中的矛盾),总结起来共有四组矛盾形式(注:这里的社会就是整体、是多或者是多人参与、持有的
    3-29
  • 9
         物质本来就存在的,一开始就存在的,不会产生也不会消灭,这个宇宙也是本来就存在的,宇宙外面是无限的虚无,宇宙里的物质
    3-29
  • 7
    -----------------引子------------------------------ 首先请考虑这么个问题: 有一台电脑硬件,电脑中有数字1和0,电脑中屏幕上有个美女。那么,这
    3-29
  • 16
    很久没来送吧主一篇好文     二十世纪行将过去,二十一世纪即将来临。值此世纪之交的前夕,概括、反思、总结百年来人类思考和争论过的重大哲
    3-29
  • 14
    现代科学理论认为;当铀原子核裂变成两个小的原子核时,因为很微小的一点质量亏损,便会释放出巨大的能量.问题是;质量是物体含有多少物质量的概念.质量亏损是否就是说部分物质的消失.如果是这种含义的话,这不是与物质不灭定律相矛盾吗?所以,应该认为;质量亏损这是一个错误的概念.物质不灭就是质量不灭.因为,质量是物质量的一种度量单位.关于核能的问题,我认为;我们现在只是把能量看成是一种平动能量.其实,自然界中还存在另一种能量_转动能量.
  • 15
    狭义生命定律指出:任何一种通常意义的生命都是以实物粒子为载体的肉体时空结构,和以“场”为载体的衍生结构的高度统一体。 整个宇宙是一个多层次等级体系,人类只是宇宙中的一个层次。那么整个宇宙及宇宙中的万事万物也应该与人类一样,都是生命的一种存在形式。万物皆有灵性,这些都是由于万物同源于宇宙卵的演化,万物之间都存在有全息性的必然结果。 广义生命定律指出:整个宇宙及宇宙中的万事万物,都是以实物粒子为载体的
  • 94
    意识是存在吗? 很多人谈论这个问题,说的头头是道,但细心的一思考,他们是连基本的什么是存在都不清楚(他们自己认为是清楚的吧)。 要清楚这个问题,就要明白什么是存在。 物质即存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我们一般说的物质,是指物质的形态存在。形态存在是构成其的基本元素(基元)以本质的矛盾的关系联系产生的现象。相应的环境是物质(一形态)存在产生的条件。物质的形态存在不是孤立存在的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本吧信息 查看详情>>

小吧:小吧主共4

会员: 全新学派

目录: 其他科学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