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普及吧 关注:7,021贴子:40,167

回复:思考中医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久病必兼虚,虚而气血运行不畅,而生痰,生瘀,郁热,攻之碍虚,而导致虚上加虚,补之碍实,会导致实上加实,故而宜攻补结合,补则补其虚,攻则攻其实,补虚攻实又要考虑虚多还是实多,以决定攻补所占的分量,但这个度实在是难以把握,也是杂病难治的原因所在。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62楼2016-02-01 07:52
回复
    大凡慢性病,由于其病程长,所以常处于一种正气亏损,邪气壅滞的状态。内经:正气夺则虚,邪气盛则实。故而正气亏损,邪气郁滞,就是虚实夹杂的状态。这个状态,不是单纯的虚,也不是单纯的实。纯虚的病,补虚则病除;纯实的病,宣通达郁即可解决;而虚实夹杂的病症,单纯补虚则助邪,单纯的攻邪则碍虚,而且还要考虑虚的在于气分,还是血分;实在于痰,湿,寒,燥,热,瘀血,,,,还要考虑虚损的程度。因此,对于这些虚实夹杂的慢性病,是必须仔细,慎重,辨证考虑才行。
    先贤曰:邪气盛为毒。也就是说,寒,湿,燥,火,瘀血,痰浊等邪气郁结于机体之内,必然扰动正气运行,而导致机体气血升降失常,这些毒素不除,正气必然难以恢复正常。
    故而驱邪外出,则脏腑升降功能恢复,“不补之中自有真补存焉”。
    然而若阴虚,气虚,邪气内陷,不补虚则不能托邪外出,故而补虚攻邪并重,视其孰轻孰重,辨证施治,才可以缓缓收功。


    IP属地:河南63楼2016-02-11 10:09
    回复
      我认为所谓的过敏,不过是有两种原因引起的。其一,先天元气不足,禀赋有亏,犹如建筑一般,根基不稳,所以有一点风吹草动,即可引起较大的反应。也就是自稳系统有所不足所造成的。其二,个体的体内一定是有伏邪存在。在外邪的诱发下,内邪与外邪相互勾结,放大了外邪或内邪的影响,从而造成了过度敏感反应。
      这样例子很多。如过敏性皮炎,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结肠炎。
      正所谓,没有家贼引不了外鬼。
      又有俗语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所以治疗过敏性问题,也是要条达肝气,驱逐伏邪,培补正气,则过敏问题当迎刃而解。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64楼2016-02-12 19:00
      收起回复
        强烈建议吧主加精!


        来自iPhone客户端65楼2016-02-15 18:28
        回复
          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红斑狼疮等病,就是必须要降低人的免疫力的,才可以缓解病情。免疫力不是高了好,当然低了一定不好。免疫力犹如人体中抵御外邪的军队,宜稳,不宜乱。有军力好,没有军力一定不好,但是杀气太重,一定不好。我们拥有军队,不是为了战争,而是为了和平。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66楼2016-02-15 21:49
          收起回复
            关键是药方对路。比如再次的山药的养阴作用,也比最好的白术强。药方不对症,药再好也白搭,这和南辕北辙的道理是一样的。车好,司机好,各种装备好,而方向不对,只会让离目的地的距离更远。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67楼2016-02-17 19:07
            回复
              人身之气,肝脾气升于左,肺胃降于右,病症主要发于左,一定是肝血亏而肝气的问题。
              先贤云:肝气旺,必由营血不足而肝气走散无度,所造成的。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68楼2016-02-17 19:44
              回复
                楼主活着吗?


                来自Android客户端69楼2016-02-19 12:45
                收起回复
                  “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中医的医疗技术服务收费标准应该进一步放开,在一定范围内让医疗机构自主定价,让中医医疗市场借助经济的杠杆来实现自由竞争,让疗效说话,才能极大地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李志刚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专访时表示。
                  作为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学院副院长、针灸推拿专业博士生导师、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医堂门诊特需专家,李志刚具有30年的一线教学、科研和临床医疗经验,在针灸推拿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虽然已经到了五十知天命的年纪,但是李志刚仍然精力充沛,在寒冬腊月,身着休闲运动服的他在北京中医药大学办公室接受了《经济参考报》记者的专访。
                  让疗效给中医医疗技术服务定价
                  “自从上个世纪80年代定价以来,北京现行的医疗服务项目价格已执行30年未变。虽然近些年来物价在不断上涨,但是目前医保体制下的中医大夫扎一次针灸的费用仅为4元,一名从医的针灸大夫经历了多年的专业学习及训练,学成之后的医疗技术服务价格还不如擦一只鞋的费用高。”李志刚无奈地表示。
                  除此之外,李志刚还吐嘈称,“目前中医的技术服务收费最高的是骨折治疗,夹板费用为80元,而西医做一次手术就要1万元。国内中医针灸减肥埋线一次几十元钱,而国外却高达上千元一次。社会上的养生会所做一次艾灸、按摩或刮痧都需要几百元,唯独医院里限制医生扎一次针灸4元,拔一次罐才5元。”
                  “这样低标准的定价没有让中医的价值显现出来。”李志刚补充道,“由于中医从业者收入低下,就导致一些‘红包经济’、灰色收入、联合收费以及多收费等乱象的存在。例如有的医生在扎针灸的同时,再给病人拔罐,这样费用会高一点,否则成本都不够。”
                  根据现行价格管理体制及有关规定,医疗服务项目规范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卫生部负责制定,具体医疗服务项目的收费标准由各省、市、自治区物价、卫生部门负责制定。
                  “由于中医收入低下,很多从业者纷纷转行,导致中医医生人数日趋下降,这都是残酷的现实问题,所以相关主管部门要让中医医疗技术与服务变得‘值钱’,应该允许医生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提升而相应的提高医疗服务价格,借助医疗技术服务价格的放开,来推动医疗服务模式由‘以药养医’向‘以技养医’转变。”李志刚认为。
                  “在提供基础医疗保障的同时,政府应该将高端医疗交给市场,鼓励社会资本办医,发展特色专科和高端医疗服务,以满足居民个性化差异化的医疗健康需求。”李志刚表示。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70楼2016-02-20 16:00
                  回复
                    楼主所说亦是我想啊。赞一个👍


                    来自Android客户端72楼2016-02-21 07:02
                    回复
                      天下之事,惟理顺者,事善成,理不顺而事成者,难矣。
                      观本案,前师处以补阳还五汤,是补气活血化瘀为主,而养血次之;黄师主以芍药甘草汤加味,并以大剂量黄芪佐之,是酸甘化阴而阴血足则筋骨得以濡养,又加以黄芪补气,气足血充,所以效显。后面又加大白芍用量,即可看出养血的意味。 肝主筋,血足则筋和,血虚则筋挛急。
                      芍药甘草汤治血虚而导致的筋急之症,恰是对症之治,对症故而效显,何疑之有?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74楼2016-03-10 08:05
                      回复
                        人身之气,元气充足,清升浊降,气机运行正常无碍;元气不足,清升浊降不利,气机运行失常。腹泻之时,升清不足,降浊有余,气机下陷,气陷则气必滞,气滞而郁结,久郁必生热。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75楼2016-04-29 08:47
                        回复
                          所治之大夫,认为肝硬化,是血瘀引起的,所以不断使用活血化瘀通络之品,不知活血化瘀之品,皆辛散耗血损液,津血受损,犹如水流更小,更易壅塞瘀阻而产生新的瘀血,是以旧瘀稍解而新瘀遂生,无有穷止之时。人身之气赖血以运,血虚不滑气,气郁作胀,生热,种种变症,不胜枚举。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76楼2016-04-29 14:55
                          回复
                            胀气的病机很复杂,有寒,有热,也有寒热互结而成,也有脾胃不和引起的,也有痰瘀互结引起的,有元气不足而导致气滞的,,,但总归是气机失畅,肝气不和造成的,须查明病因,对症用药才行,病因不明,不便乱说。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77楼2016-04-30 07:05
                            回复
                              对于疾病的治疗来说,最困难的不是如何治疗,而是找到病因病机,也就是病根。中医说叫;治病必求其本;西医叫:找到致病原。因此为了找到病根,西医就要做各种检查,甚至细微到分子水平,基因水平,但是仍然有很多身体不适,但是他们解决不了。中医通过望闻问切,看似很简单的办法,却可以利用中医思维,来判断病情,化解矛盾,是人体的气血循行得到恢复正常轨道。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78楼2016-05-01 09:4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