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普及吧 关注:7,021贴子:40,171

回复:思考中医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细胞是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以阴阳学说来认识的话,细胞结构属阴,细胞的功能为阳。我们或饮食,或养生,或治疗,其最终的目的,就是为了维持细胞结构的完整性,以及细胞功能的正常运化。
不记得在哪本书上,曾说过:结构决定功能。也就是说,有什么样的结构,就会拥有怎样的功能,结构的完整性与否也就决定了其功能性的与否。
故而为:阳以阴为基,而阴为阳之母;阴不能自见,必待阳而后见。阴阳互根。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80楼2016-05-04 08:49
回复
    西医是哪里出问题,就治哪里,耳朵问题治耳朵,眼睛问题治眼睛!!中医那就讲全身了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81楼2016-05-04 17:30
    回复
      叶天士:交节变病是本虚。
      天地之气,春生,夏长,秋收,冬降。春夏之气,升浮;秋冬之气,敛降。
      人法天地。人身之气与天地之气,交互感应。若人身之元气充旺,自然可以适应天地之气的变化,而浑然不觉。若人身之元气亏损,中气虚衰少力,升降枢转不利,自然会出现很多问题。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82楼2016-05-05 14:20
      回复
        学习一些自然科学知识,包括中医,要急火煎,慢火炖。
        急火煎,就是强调要博览群书,把学习中医经典著作和历代名医著作作为入门的途径,打好理论基础的根底。任何学问初涉时,必须默背强记,然后再反刍,再升华。慢火炖,就是读书学习一定要独立思考,反复研习,决不能生吞活剥,食而不化,光有博览群书还不够,还必须深思苦悟,才能有所收获。
        一一颜德馨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83楼2016-05-05 16:29
        回复
          学习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84楼2016-05-27 00:56
          回复
            车况好,司机技术高,储备物质充足,而发车的方向与目的地相反,那么,那些优势只会让车子越来越远离目的地。中医治病与这个道理是相通的。药材地道,煎药方法合适,服药时间也不错,而恰恰是药物组方有问题,那一定治不好病,甚至会加重病情。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85楼2016-05-30 21:07
            回复
              为学之路,漫长而困难。而医学之路,更为困难。经典之文,必须时常浸淫,疑惑必然常有,然而多读书后会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读一些医话随笔,比如《冷庐医话》之类,会有一定好处。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86楼2016-06-04 08:45
              回复
                补法是“阖”,泻法是“开”。补在于补虚,泻在于袪实。补法与泻法的具体运用,是要以脏腑的具体特性为依据的。脏主藏精气,故而主“阖”;腑主传化物,故而主“开”。脏阖则精气得藏,腑开则废物才能及时排出体外。脏腑开阖适度,才能保持健康的生理状态。补泻之用于脏腑,实质上是助脏阖,促腑开。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87楼2016-07-17 07:37
                回复
                  前辈在上海吗,我想请你治疗


                  IP属地:上海来自手机贴吧88楼2016-07-24 21:46
                  回复
                    胸闷气短,病机非常复杂,有虚有实。虚者,元气虚;实者,邪气实。心胸者,心肺所居之处,人身大气汇聚之处,若元气不充,浊气壅塞,胸阳不畅,自然感觉胸闷气短。反之,血瘀,郁热,痰浊,郁结之气等邪气盘据胸中,胸阳因之不畅,也会造成胸闷气短的感觉。
                    仲圣:平人无寒热,短气不足息者,实也。
                    又:人们常说,因大发脾气而气的上不来气,分明是肝气不舒,逆乱于胸中,而导致肺失肃降之职,这也是实症。
                    因此,一見胸闷气短,而不深究病源病机,而一概以人参,红参,黄芪,等补气,疗效一定不好,甚至会加重病情。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89楼2016-08-18 09:39
                    回复
                      女性嘴上汗毛多,一定是阴血不足所导致的雌性激素水平低,而雄性激素水平高,而引起的一种反应。而应养阴血,清内热,这样体内激素水平达到一定平衡时,嘴上的汗毛自然脱落。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90楼2016-08-22 10:32
                      回复
                        人身之阴有三,肺胃之阴,津液也;心脾之阴,血脉也;肝肾之阴,真精也。经云:阴精所奉其人寿,阳精下降其人夭。仲景:保津液。故而妄用辛燥大热之品,伤津损液,致使郁热内蕴,不得消散,必生种种不测之症。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91楼2016-08-24 08:26
                        回复
                          中医所以要望,闻,问,切,就是为了准确了解病情。诊断正确与否,直接关乎治疗效果。因为治疗原则,处方,都是建立在诊断的基础上。正确的诊断,可能用药不一定恰当;但是,错误的诊断结果,一定不会给出一个恰当的用药,最终治疗效果一定不会让人满意。


                          IP属地:河南93楼2016-09-13 15:50
                          回复
                            路过评论一下:剖析深入人心,实感远远超出了某些人的“思考中医”,我敬先生


                            IP属地:甘肃来自Android客户端94楼2016-09-16 09:32
                            回复
                              经云:气出中焦,此指生生之气而言;又云肺主一身之气,此指流行之气而言;丹溪谓上升之气自肝而出,此指肝气之过旺而言。
                              郁则为肝气,发则为肝火,盛则为肝风,一定之理。一一陈良夫
                              肺主气,肾纳气。肾为气之本,肺为气之主。凡喘气上冲,不能接续,是肾气不归元也。一一李铎。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95楼2016-09-21 09:40
                              回复